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李佳鑫-2012205421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设计2班 李佳鑫 201220542101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评价? 场地区位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是逸仙湖公园。 场地旧貌 中山岐江公园的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1953广东省工业厅为了发展渔业生产,委托粤中地区党委和石岐市委筹建粤中船厂,并在石岐西堤划出约6万平方米建厂,于1954年7月1日正式投产。 甲方设计要求 甲方:广东省中山市规划局 作为政府市政部门,甲方希望岐江公园在成为市民休闲中心的同时新的设计应该满足三个功能要求: 1.经济方面:成为提升周边地价的保证 2.文化方面:成为历史的载体 3.丰富城市资源: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设计目标、设计思想 整合了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四方面的目标:第一,寻常之美,即使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的工业设施,也将其视为与古代传统遗产一样的文化遗产加以重视;第二,人性之美,如使公园融入城市景观,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第三,野草之美,实践一种新的理念,偏爱不需修剪的、本土的、野生的、维护成本低的植物;第四,适应之美,公园的设计与城市雨洪控制相结合,适应于水位的涨落。 她是在一片废弃的、污染的、残破的造船厂旧址上修建的,场地上散布着旧的船坞、钢架、铁轨、水塔、旧机器等。充分体现出景观设计师如何将废弃地改造成富有吸引力的、生动的场所,并且赋予其新的功能,促进城市更新。 空间布局 根据岐江公园的大众游憩使用情况,整个场地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1)用红色表示的区域是工业遗产区,这片区域分布着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附加广阔的草坪,作为公共活动区域。? (2)用黄色表示的区域是休闲娱乐区,这片区域主要有内湖和中山美术馆,主要功能是供游园者嬉戏、散步用,同时也是公园服务和后勤管理的所在。? (3)用绿色表示的区域是自然生态区,这片区域以保留的大叶榕和其他植物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进入公园的人可以在这里可以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美。?从动静关系来看,从北向南,由动到静,由工业遗址走向生态回归。 设计方法 设计师充分提炼和应用了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并且借鉴了环境主义和生态恢复主义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歧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综合性评价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性城市公园。设计遵循场地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经济型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打破了一般“公园”或“园林”的概念,而是将之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者在一开始便提出不设围墙,不收门票的思路,为市民提供一个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场地历史,可达性良好且能满足休闲、旅游、娱乐和教育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 绿植设计 植物设计的原则及植物的应用: 一是广场的方格式棕榈科植物列阵。二是自由式的树林草地,以榕树与其他大型林荫树为主;三是路边及歧江岸边的大叶榕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四是水边的生物群落。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通过与机器的对比,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 红盒子 红色方盒子,营造了不同的层次和视角,与这里曾经的工人宿舍有着同样的形状结构和尺寸。以这种形式装下这块场地上、那段时间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她是公园的一个入口,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水池,一条小径穿过水池中央,分开两路,分别指向两个水塔演化来的景观塔。她被乡土野草包围。 万杆柱阵 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的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也想到多少船厂人,青春热汗洒在这块土地上,设计者在向远处延伸的铁轨两侧,安置了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思绪?? 景观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