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中国石油大学
理学院
序言
函数论是数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其中包括两大分支:一是实变函数论(研究以实数作为自变量的函数,高等数学研究的就是这一类函数);另一是复变函数论(研究以复数为自变量的函数)这门课就是介绍一下复变函数论。
先从二次方程谈起…
解方程 ;其中
公式:
此公式早于公元前四百年,已被巴比伦人发现和使用。
在中国的古籍《九章算术》中,亦有提及与二次方程有关的问题。
复变函数的产生和发展简史:
由二次方程到三次方程
由于实际应用上的需要,亦由于人类求知欲的驱使,很自然地,人类就开始寻找三次方程的解法。
即寻找方程 一般根式解。
很可惜,经过了差不多二千年的时间,依然沒有很大的进展!
怪杰
卡丹诺 (Girolamo Cardano; 1501 ? 1576)
一个多才多艺的学者
一个放荡不羁的无赖
他精通数学、医学、语言学、天文学、占星学
一生充满传奇,人们称他为「怪杰」。
怪杰
1545 年,卡丹诺在他的著作《大术》(Ars Magna)中,介绍了解三次方程的方法。
从此,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就被称为「卡丹诺公式」。
卡丹诺公式
解方程
公式:
例一 解 x3 + 6x = 20
注意:m = ?6、n = 20
= 2
?
卡丹诺公式
解方程
公式:
例二 解 x3 = 15x + 4
注意:m = 15、n = 4
(无解)
但非常明显,x = 4 是方程的一个解!
为什么?
另辟蹊径
韦达(Fran?ois Viète; 1540 ? 1603)
法国人,律师兼业余数学家。
在三角学、代数学、方程理论及几何学都有杰出贡献。
1591 年,利用恒等式 cos3A = 4cos3A ? 3cosA,解三次方程。
虚数
笛卡尔(René Decartes; 1596 ? 1650)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坐标几何的创始人
1637 年,他称一个负数的开方为 虚数(imaginary number)。
但他不承认虚数是数字的一种。
一开始人们对复数的认识仅仅在于一种形式上的表示,对复数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得不清楚,用它们进行计算时就有一些矛盾的结果产生。例如:在莱布尼兹和贝努里的工作中就有因为轻易引进复对数而产生的悖论:
值得一提的是
这样取X =1,得
矛盾!
一大突破
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 ? 1754)
法国数学家,早期概率理论著作者之一
最著名的成就,是发现「棣美弗定理」,把三角函数引入复数运算之中。
复变函数的引入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 - 1783)
瑞士数学家。
13 岁入大学,17岁取得硕士学位,30岁右眼失明,60岁完全失明。
著作非常多,深入每个数学分支,对后世影响深远。
复变函数的引入
1748 年,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並写出以下公式:
1777年,在他的著作《微分公式》中,首次使用 i 來表示虚数。
他创立了复变函数论,并把它们应用到水力学、地图制图学上。
几何解释
1797年,挪威数学家维塞尔(Caspar Wessel; 1745 ? 1818)提出复数的几何解释。
1806年,法国数学家阿根(Jean Robert Argand; 1768 ? 1822)亦提出类似的解释。
自此,人们亦称复数平面为「阿根圆」。
代数基本定理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 - 1855)
德国数学家,人称「数学王子」。
18岁时,运用一些复数运算原理,以尺規画出正十七边形。
20岁取得博士学位,並成功地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
确定复数的名称。
拉普拉斯,欧拉和达朗贝尔是复变函数论的先驱。
1777年3月,欧拉向彼得堡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论文中考虑了复变函数的积分
比欧拉更早,达朗贝尔在1752年关于流体力学论文中已经得到这两个方程,有的教科书成这两个方程为达朗贝尔——欧拉方程。
十九世纪,复变函数的理论经过法国数学家Cauchy、德国数学家 Rieman和Weierstrass的巨大努力,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并且深刻地渗入到数学学科的许多分支。例如,著名的代数学基本定理:
(其中系数都是复数),在复数域内恒有n个解。
用复变函数理论来证明是非常简洁的。
一元n次方程
柯西,黎曼,维尔斯特拉斯是复变函数论的奠基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