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
当下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择业、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
机会,同时使毕业生的择业更自主化,但是毕业生成功就业几率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密不
可分。金融风暴引发就业机会显著减少与求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使得毕业
生需承受比以往毕业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如何适度设置就业期望,
加快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是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就业“扎堆”现象仍然严重
我们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针对江苏大学2009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期望单
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毕业生(占20.08%)选择到城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绝大多
数毕业生期望到国家机关(占31.4%)、国有企业(占43.5%)、教育单位(占22.3%)、科研单位
(占21.19%)或三资企业(占22.08%)等单位工作,占总调查人数的80%左右。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地区意向的调查,多数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工作,其比例高
达54.08%,这也与我校地处江苏省和多数毕业生为江苏生源有关;另外京津沪渝直辖市、沿
海开放城市如深圳和广州等、以及毕业生自己的家乡紧随其后,分别占38.41%、26.05%和
22.74%;对于中小城市以及国家急需人才的西部地区大部分毕业生没有热切的期望,仅有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
◎郑丽琼李洪波
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外源性就业压力源的程度高于内源性就业压力源,大学生对
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
注:
①车文博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3):3-9.
②徐长江等.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27(6):100-
104.
③Rawson,H.E.,Bloomer,K.,Kendall,A.Stress,anxiety,depression and physical illness in college students.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9,155(3).
④朱鲲鹏等.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J].合肥学院学报,2006,23(2):111-114.
⑤林梅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2):82-83.
⑥周东斌等.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5(3):76-80.
⑦蒋晓鸣.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的性别差异[J].大众心理学,2004(6):48.
⑧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New Youk:Springer,1984.
⑨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2(1):27-32.
⑩迟松,林文娟.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39-441.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许臻
·59·6%-7%的毕业生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扎堆”现象仍然严重,高校毕业生主管部
门亟须对就业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加大赴西部等地区工作毕业生的培养扶持力度,另一方
面也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奉献主义教育,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指导毕业生积极投身急需人
才的单位和地区。
(二)求职观念合理化,“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仍是主流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
受调查的2006届毕业生中,持“先就业再择业”态度毕业生高达44.21%,这一点表明大学生
择业的心态日趋成熟。在对我校2009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多数毕业生已表示深刻意识到
今年的就业形势跟以往相比的特殊性和严峻性,所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更是得到毕业
生的认同。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高达67.12%。其中很多学生表示如
果有机会,肯定要先签约再说,这在一方面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这在另一方面给我们敲了警钟,“先就业再择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毕业生择业的盲
目性,很可能会导致以后频繁的违约和跳槽,这不仅给毕业生个人信誉带来影响,也可能影
响学校声誉,从而会为后面毕业生寻找工作增加一定的障碍。
(三)薪酬期望与现实之间差距缩小,趋于合理
大学生求职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为了谋生,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严峻,毕业生不再自视清
高,功利性就业现象也较多程度的降低,更多的学生开始把“实现自我价值”列为求职最主要
的考虑因素,调查显示,有42.16%的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首选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