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障碍疾病 一、概念 二、解剖 三、锥体外系生理功能 四、临床表现 一、概念 运动障碍性疾病—又称锥体外系疾病, 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异常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大多与基底节病变有关。 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椎体外系:是运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义—椎体系以外所有的运动神经核及运动传导束,包括大脑皮子运动前区、纹状体、丘脑、丘脑底核、中脑顶盖、红核、黑质、桥核、前庭核、小脑、脑干网状结构及其联络纤维 。 狭义—指纹状体系统,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红核、黑质和丘脑底核,总称为基底节。 二、解剖生理 二、解剖生理 三、锥体外系生理功能 功能: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 担负半自动刻板动作及反射活动。 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靠神经递质来实现 与基底神经核有关的神经递质: 多巴胺、 乙酰胆碱、r-氨基丁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谷胺肽、P物质、内啡肽等 递质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解并维持神经功能的平衡。 如在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缺失后输入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递质减少、使得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造成动作减少和肌张力增高。 四、临床表现 锥体外系症状—基底节病变所表现的姿势与运动异常, 肌张力异常(过高或过低) 运动迟缓 异常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投掷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 根据临床特点,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两大症候群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帕金森病)旧纹状体病变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亨廷顿病)新纹状体病变 帕金森病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病理及生化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后 十一、中医 二、流行病学 全球:超400万名 中国:约200万名,每年新发10万以上 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7%左右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和发病率都上升 男性稍高于女性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2.发病机制: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状态下的细胞产生过多氧自由基,影响线粒体功能,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死亡。 ●线粒体功能缺陷:内源性毒物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蛋白酶体功能紊乱:细胞内蛋白不宜被降解,过多积聚则对细胞产生毒性损害,引起氧化应激增强和线粒体功能损害,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也和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胶质细胞增生、炎症反应有关。 四、病理及生化病理 2.组织病理(两大病理特征)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他含色素的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 黑质致密区丢失最严重,丢失50%以上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其他含色素的神经元如蓝斑、脑干的中缝核、迷走神经被核等也有明显丢失。 ●残留的神经细胞质内出现Lewy小体。 五、临床表现 多在5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逐渐加重 震颤(60-70%) 步行障碍(12%) 肌强直(10%) 运动迟缓(10%) 症状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N”字形进展 患者最早感觉可能是肢体震颤和僵直。 早期及临床症状及体征 2.特发性震颤: 1/3患者有家族史;起病年龄轻; 震颤多为姿势性或动作性,多影响头部引起点头或晃头,无肌强直和少动; 饮酒或服普萘洛尔可减轻,无肌强直或运动迟缓 ; 病程超过3年。 八、鉴别诊断 4.伴发帕金森表现的其他神经变性病: 弥散性路易体病:临床特征为痴呆、幻觉、以帕金森病为主的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痴呆出现早且迅速进展,可有肌阵挛,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 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年龄小,常有其他类似不自主运动,有肝损害和角膜K-F环,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降低,尿铜增加。 Huntington舞蹈病:运动障碍以肌强直、少动为主,家族史、痴呆有助于鉴别,遗传学检查可确诊。 多系统萎缩:可表现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症状。但一般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发于中老年人,隐匿起病,缓慢加重,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外,早期既有姿势不太不稳,体姿伸直,核上性眼肌麻痹,常伴有假性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震颤不明显。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 皮质基底核变性: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肌张力障碍、肌阵挛等运动症状外,有皮质损害症状:如失用,感觉缺失,体检可发现病理征阳性,眼球运动障碍等。 九、治疗 1.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首选 手术治疗 综合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L 1998-2018 UL可编程器件安全软件标准.pdf VIP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pdf VIP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高职).pdf VIP
- 2021年10月青岛市建设工程材料价格及造价指数(可搜索)(1).pdf VIP
- 变形监测技术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B62T 2528.5-2021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5部分:免疫抗体监测.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杂草学》教学大纲.doc VIP
- 脑部抗衰护理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