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案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篇小说写于普法战争时期。1870年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理清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说明: 气氛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 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五、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小弗朗士形象及意义   小弗朗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本文以小弗朗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二)1.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睛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想到四十年来他热爱的教学环境,想到就要与自己祖国的伟大语言作最后告别,他的内心无比沉痛悲伤。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万分悲痛、庄重、无畏、深情 心情悲痛,但坚信祖国必胜。 课文结尾极为精彩,仔细揣摩这些描写的精妙之处。 1、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有2位同学在选文的结尾处补写了景物描写来渲染最后一课的气氛。你觉得哪种补写更好?谈谈你的看法。 1、教室外,依旧是那么暖和,天气依旧是那么晴朗,画眉依旧在宛转地歌唱。 2、教室外,不知何时天空中布满了乌云,阴冷的风呜呜的吹起。变天了,快要下雨了,雷声轰鸣。 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记住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记住血的教训! 让我们记住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牺牲的人们。 爱国名言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明确:这一动作里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2、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事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1、(7)动作描写 严厉的老师 2、(9)语言描写 温和的老师 3、(10)外貌描写 内心的悲痛和崇高的爱国感情 4、(18、19)语言描写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老师 5、(22)神态描写 留恋祖国、为国伤怀 6、(24-29)神态、语言、动作 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 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 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感情的起伏变化: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法语老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善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信法兰西必胜的信念。 社会 环境 环境 天气晴朗、暖和 画眉宛转地唱歌 普鲁士士兵操练 最后一堂课气氛 布告牌传坏消息 自然 环境 风和 日丽 战争 沦陷 爱国 作用: 交待时代背景(阿尔萨斯已被敌军占领)。 反映小弗朗士的幼稚、纯真。 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答:1、第一种好。明媚的景物描写同课文开头相照应,以乐景衬托哀情,渲染最后一课的悲壮,更有感染力。 2、第2种好。以天气的巨变突出小弗朗士的心情变化,由贪玩无知到明白了学法语的重要性,变得懂事了,理解了老师的爱国心,面对最后一课感到极大的惋惜,遗憾和悲愤。 八、“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 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 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1、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