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Very Harzadous or Contaminated Gasses Typically lower pressure applications Seal operates on a compatible barrier gas Barrier pressure must be higher than process No process gas leackage to atmosphere * Hazardous Gasses (toxic,flammable ) Primary Seal-Full pressure,Secondary Seal low pressure Secondary Seal - Full pressure capability Controlled removal of seal leakage Low leakage of process gas to atmosphere * Same features as tandem model 986 Used when no product leakage to atmosphere allowed Intermediate Labyrinth separates primary leakage Maximum control of product leakage to atmosphere * 压缩机双端面气膜密封(double dry gas seal) 泄漏 泄漏 工艺流体侧 大气侧 阻塞气体 压缩机串联式气膜密封(tandem seal) 阻塞气体 工艺介质侧 大气侧 泄漏 泄漏 压缩机带级间迷宫密封的串联式气膜密封 工艺侧 大气侧 干净阻塞气体 中性阻塞气体 泄漏 中性阻塞气体 压缩机带外置阻塞迷宫密封的串联式气膜密封 阻塞密封气 次级泄漏及阻塞 泵用双端面气膜密封 泵用串联式气膜密封 低速搅拌器用气膜密封 6.气膜密封监控系统 6.1压缩机用单端面 气膜密封系统 (API617) 6.2压缩机用双端面气膜密封系统(API617) 6.3压缩机用串联式(带中间梳齿)气膜密封系统(API617) 6.4压缩机用串联式(不带中间梳齿) 气膜密封系统(API617) 泵用串联式气膜密封监控系统 泵用双端面气膜密封监控系统 口环密封与迷宫密封 口环密封:利用流体在间隙内的节流效应限漏,泄漏量较大,通常用在级间密封等严密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属非接触式密封,严密性较差。 迷宫密封:利用转子与静子间的间隙变化,对流体进行节流、降压,从而实现密封作用。 最大特点:是固定衬套与轴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大,泄漏量也较大。为了减少液体的泄漏,向密封衬套注入密封水。同时,可在轴套表面加工与泄漏方向相反的螺旋形沟槽。在衬套内表面车出反向槽,使水中杂质顺着沟槽排掉,不致咬伤轴及轴套。 五、流阻型密封技术 轴端密封 级间密封 原理: ① 气流在齿缝中绝热膨胀,v↑、P↓、T↓; ② 气流在密封片之间,等压恒温(涡流使动能消失),T↑; 逐次重复气流v↑、p越来越低,比容越来越大,最后压力趋于背压pd,温度保持不变,达到密封目的。 特点: 有一定漏气量,靠漏气造成的压降平衡密封前后压差。 密封效果应从3方面着手: ① 减小齿缝面积; ② 增加片数,减小每个密封片前后压差; ③ 增大局部阻力(曲折形) 齿数 6Z35,齿数太多,轴向尺寸大,效果并不明显。 浮环密封 原理:浮环与轴套之间充满液体,轴转动时,类似于滑动轴承原理,在环、套间形成油膜,产生流体动压力,将浮环托起;油膜起到节流降压作用,阻止了高压侧气体泄漏。又称油膜密封。 适用: 高压、高速、密封要求高场合。 可以做到零泄漏。 螺旋密封与副叶轮密封 螺旋密封:非接触型流体动力密封。在密封部位的轴表面上切出反向螺旋槽,泵轴转动时对充满在螺旋槽内的泄漏液体产生一种向泵内的泵送作用,从而达到减少介质泄漏的目的。为了有好的密封性能,槽应该浅而窄,螺旋角亦应小些。 优点:无磨损,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含颗粒等苛刻场合。 缺点:低速或停车状态不起密封作用,需另外配置辅助密封装置;螺旋密封轴向长度较长。 副叶轮密封:流体动力密封,依靠副叶轮产生的扬程,抵制主叶轮出口液体的外泄。 六、动力反输型密封技术 右侧看逆时针旋转 七、封闭式密封技术 重点内容 软填料密封的工作原理; 软填料密封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软填料密封与机械密封对比的优缺点; 活塞环的工作原理; 三、六瓣平面填料的工作原理; 成型填料密封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油封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的组成及功能; 机械密封的优点; 机械密封的分析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pt07金属配位化合物题材.ppt
- 2013年高考《课堂新坐标》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训练---专题1力与直线运动---第2讲案例.ppt
- ppt11连通度的与性质题材.ppt
- 2012中考化学二轮复习__专题一物质的化学变化精选.ppt
- ppt12s区元素题材.ppt
-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总复习(精华版)案例.ppt
- 2013年高三物理二轮锁定高考410电磁感应中常考的3个问题案例.ppt
- 2013年高中物理第6章第2节量子世界鲁科版必修2案例.ppt
- 2013年湖南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离平衡、溶解平衡及溶液酸碱性案例.ppt
- 2013年沪科版物理选修3-1全册第2章2.2案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