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X线成像知识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量很高、肉眼看不见、穿透力很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射线,称为X线, (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波长和频率,由于X线能量大,可是物质产生电离,故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X线肉眼看不见,不带电。) X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产生的 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 X线成像 1952年,影像增强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提高影像亮度和清晰度,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使X线诊断实现了“明室观察,隔室操作”的革命性飞跃。 X线成像 一、X线成像产生过程 向X线管灯丝供电,加热在阴级产生自由电子 当X线管两极存在高压时,两极间电势差大 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 轰击(阳极)钨靶而发生能量转换 1%以下的转化为X线,其余转化为热能 二、X线的特性 穿透性(penetrativity) 波长短,穿透力强,能穿透一般可见光线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物质—X线穿透性为成像的基础。 X线波长范围0.0006-50nm,用于X线成像的波长为 0.008-0.031nm. 荧光效应(fluorescence)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硫酸锌镉、钨酸钙)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荧光—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photosensitization) X线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黑白影像—X线感光效应与穿透性为成像的基础 电离效应(ionization)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可能造成机体和细胞结构生理和生物学的改变—放射治疗学的基础和放射防护的原因 三、X线成像原理 X线成像一方面基于X线具有一定穿透性、荧光作用和感光作用 另一方面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差异 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有差异,因此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X线影像的形成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X线具有一定穿透性,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 被穿透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剩余的X线量有差别 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过显像过程就可获得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不同人体组织结构,根据其密度的高低及其对X线吸收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高密度:骨、钙化组织----对X线的吸收多----剩余X线量少----照片为白影,透视为黑影 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剩余X线中等-----照片及透视上介于白影与黑影之间 低密度:脂肪、空气----对X线的吸收少---剩余X线量多----照片为黑影,透视为白影 X线照片的白黑排序:骨-肌肉-液体-脂肪-空气 四、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是灰阶图像。 在X线诊断术语中,用密度的高低表达影像的白--黑 、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分别表达白、灰、黑影 病理变化可使人体组织密度发生变化,不同组织密度的病理变化可形成相应病理X线影像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 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作锥形投射,因此,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和失真,产生伴影 五、X线检查技术 常规检查 透视(fluoroscopy) 普通X线摄影(plain film radiography) 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tomography) 高千伏摄影(high kilovoltage radiography) 软X线摄影 又称钼靶摄影(molybdenum target radiography) 放大摄影 造影检查 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X线具有成像清晰,经济,简便的优点 胃肠道 骨肌系统 胸部(呼吸系统有循环系统) 七、X线检查的防护 技术方面 采取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的原则 患者方面 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避免一次大剂经常照射,投照时注意范围和条件,对性腺、甲状腺等敏感器官应用铅皮加以遮盖 工作人员方面 认真执行有关放射防护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X线检查操作,定期进行计量监测和身体检查 目前公众个人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应低于5mSv. 普通X线成像,其摄影是模拟成像,是以胶片为介质对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显示,存储及传送 缺点是摄影技术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容度小;照片上灰质固定;图像不能十分清晰显示各种不同的组织与结构,密度分辨率低;且胶片的利用与管理也不便 因此,数字X线成像非常必要(digital radiography,DR) DR的主要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