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复习整理课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一单元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尤其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不能忘记我们的前辈们反抗侵略的一次次抗争,以及那些为了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和奋斗的仁人志士。 一、不能忘记的屈辱 1.1840 —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 书31页 2.1860年10月 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英、法、俄、美) 书32页 3.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中—日)书34页 4.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书36页 1.1840 —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书31页 (1)导火线: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而林则徐实行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签署《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给英国 列强蜂拥而至 (3)标志: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社会。 《南京条约》 破碎的山河 2.1860年10月 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英、法、俄、美)书32页 (1)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结果:清政府屈膝退让,接受全部“议和”条件。不久即签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我国九龙半岛和北部大片领土被霸占,1600万赔款 (3)性质: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犯下的一大罪行,也是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圆明园残景 铜首 在英法联军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时,还掠走了许多中国国宝。他们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和欧洲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做是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行为所激怒。 法国文豪雨果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罪行,抨击英国和法国的丑恶行径。 3.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中—日)书34页 (1)地点:辽宁省沈阳市 (2)时间:1931.9.18 (3)内容:关东军炸毁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借此袭击。 (4)意义: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5)结果:中国军队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 书35页 为什么他会来作证? 因为他一想起这些人垂死的眼光,就终身不安,死后也必将灵魂不宁。 4.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书36页 (1)内容: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超过30万军民先后被杀害。 (2)现状:有些 日本人矢口否认 这一历史事实。 2015年10月9日 中国南京大屠杀 档案申遗成功。 关于南京大屠杀 有人说,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应该将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任其消逝;有人说,我们应该铭记这段过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曾经如此悲惨过; 有人说,没有人性的日军,挑起战争,屠杀无辜百姓,我们世代都应该记住这一仇恨; 南京大屠杀,我们究竟应该记住什么? 1.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牢记历史,铭记这些屈辱,提醒我们要不断进步,发展自己; 2.当时留下的后患依旧在伤害着我们的同胞; 3.现在部分日本人仍旧否认这一历史,还妄图篡改历史,这是我们所不能容许的; 4. 我们应记住真相和为真相不断奋斗的人们,应该铭记中华民族曾经惨遭奴役和侵害的真相,应该记住的是现在和平生活的不易。 “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和种族屠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遗忘让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在谋杀之后逍遥法外,不会因自己的行为而被后世人审判。”——张纯如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1839年 林则徐虎门硝烟 书38页 2.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清朝人民—英)书40页 3.1894年 黄海海战 书41页 4.抗日烽火——三大战役 书42页 1.1839年 林则徐虎门硝烟 书38页 (1)原因:外国输入鸦片,不仅伤害中国人的身体,还从中牟取暴利。 (2)人物:林则徐 (3)时间:1839年6月 (4)地点:虎门 (5)意义:唤醒了许多爱国人士,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展示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抗击外来侵略者有标志性意义。 “若鸦片一日未决,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2.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清朝人民—英)书40页 (1)导火线:英兵到广州三元里霸占民房,调戏妇女。 (2)意义:这是一次中国人民自发组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是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3.1894年 黄海海战 书41页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洋务运动之后) (2)人物:邓世昌 (3)结果: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卫,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4)意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顽强,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