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3.1 功率放大器概述 3.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3 丙类功放的性能分析 3.4 晶体管功放的高频特性 3.5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6 倍频器 3.7 功率合成技术 第3章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功 放 按负载分 按工作频率分 按工作状态分 谐振功放(窄带)电抗性负载 非谐振功放(宽带)电阻性负载 低频功放-大多属于非LC谐振功放 高频功放-大多属于谐振功放 甲类、乙类、甲乙类功放 丙类、丁类功放 3.1 功率放大器概述 功率电子线路:高效率地实现能量变换和控制的一类电子线路。可分为功率放大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两类。 3.1.1 功率放大器 特点:工作在大信号状态。 性能要求: ① 安全 ② 高效率 ③ 失真小 ?C ——集电极效率(Collector Efficiency) Po —— 输出信号功率 ;PD —— 电源提供的功率; PC —— 管耗 (Power Dissipation)/集电极耗散功率。 功率管的运用状态 ① 甲类:功率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 ,?c = ?。 ② 乙类:功率管仅在半个周期内导通,?c = ? /2。 ③ 甲乙类:管子在大于半个周期小于一个周期内导通,? /2 ? ?c ? ? 。 ④ 丙类:功率管在小于半个周期内导通,?c ? ? /2。 功率管运用状态通常靠选择静态工作点来实现。 图 1–1–1 各种运用状态下的输出电流波形 不同运用状态下的 ?C 管子的运用状态不同,相应的 ?Cmax 也不同。 减小 PC 可提高 ?C。 假设集电极瞬时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C 和vCE,则PC为 讨论:若减少 PC,则要减少 iC vCE 方法 1:由甲类 ? 甲乙类 ? 乙类 ? 丙类,即减小管子在信号周期内的导通(增大 iC = 0)的时间。 方法 2:管子运用于开关状态(又称丁类),即一周期内半饱和半截止。 饱和时,vCE ? VCE (sat) 很小 ? PC 很小; 截止时,iC 很小,iC vCE 也很小 ? PC 很小。 3.1.2 功率器件 功率管是功率放大电路的关键器件,为保证安全工作,需了解其极限参数及安全工作区。 以双极型功率管为例,安全工作区受如下极限参数限制: ① 最大允许管耗 PCM。与散热条件密切相关。 ② 基极开路集 - 射反向击穿电压 V(BR)CEO 。 ③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 一、功率管散热和相应的 PCM 管耗 PC 主要消耗在集电结上,使结温升高。 热崩(Thermal Runaway): 集电结结温(Tj) ? ? iC ? ? PC ? ? Tj ? 如此反复,直至 Tj ? TjM(集电结最高允许温度)而导致管子被烧坏的一种恶性循环现象。 热传导过程 T2 为热源温度,T1 为空气温度,P 为传输的热功率,Rth 为热阻,单位 ℃/W 当热源产生热量时,热源温度 T2 上升,向外部传输热量,若产生的热量和传输的热量相等,达到热平衡。T2 不再变化。 Rjc Rcs Pc RCa Rsa R(th)cs + R(th)sa R(th)ca Rth ? R(th)jc + R(th)cs + R(th)sa 各种散热片 各种功率晶体管 二、二次击穿 当集 - 射反向电压超过 V(BR)CEO 时,会引起击穿,但只要外电路限制击穿后的电流,管子就不会损坏,待集电极电压小于 V(BR)CEO 后,管子可恢复正常工作。 如果发生上述击穿,电流不加限制,就会出现集电极电压迅速减小,集电极电流迅速增大的现象,即为二次击穿。 后果:过热点的晶体熔化,集 - 射间形成低阻通道,引起 vCE下降,iC 剧增,损坏功率管,且不可逆。 图 1–1–5 图计及二次击穿时功率管的安全工作区 3.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谐振功放:用谐振系统作为匹配网络的功率放大器。 图 2–1–1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 1.电路组成 一、丙类功放 图 2–1–2 由静态转移特性(iC-vBE),得集电极电流 iC 波形:脉宽小于半个周期的脉冲序列。 傅里叶级数展开 iC为平均分量、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 2.集电极电流 iC 图 2–1–1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 3.输出电压 vo (1)对基波分量 阻抗最大,为谐振电阻 Re(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上,因而对 iC 中的基波分量呈现的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 在高 Q 回路中,其 Re 近似为 式中, —— 回路总电容 —— 回路谐振角频率 —— 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2)对非基波分量 阻抗很小(谐振回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优化城市资源运营,助推国有三资盘活》.pdf VIP
-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程-植物图谱(简编版).ppt VIP
-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同.doc VIP
- 耐高温蒸煮易揭膜基材膜、包含其的易揭膜、制备方法.pdf VIP
- 南京市2026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零模)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矿井维修电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环境保护验收合同.docx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养生馆最牛销售话术.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