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和日本海硅藻和其古环境变化.docVIP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和日本海硅藻和其古环境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和日本海硅藻和其古环境变化.doc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及日本海硅藻及其古环境变化 【摘要】:本文研究了西太平洋边缘海192个表层沉积物硅藻数据及现代冬夏季表层温度、盐度数据。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正对应分析法 CCA 为最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正对应分析法 CCA 结果表明冬、夏季表层盐度以及冬、夏季表层温度两两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正相关性,而由于海流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盐度与温度之间关系不大。硅藻站位与环境变量关系指出太平洋及大部分南海站位高温高盐,南海沿岸站位高温低盐,几乎所有日本海站位低温低盐,黄海和渤海站位低温高盐,东海站位拥有最广泛的盐度梯度分布。分析结果中硅藻种属、站位与环境变量均很好的对应了已知的硅藻生态和该区域海洋学特征。经由蒙特卡洛检验,以上结果均有数理统计意义。南海17940孔高分辨率硅藻记录了南海北部陆架15000年来的古环境变化。利用聚类分析划分了四个硅藻带。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var.parva比率以及半咸水种属含量可作为温度盐度变化的指示。对比FP-12E-SSTw,SSS数据 在新的年代框架下 和董哥洞δ~ 18 O数据,清楚地表明了波令-阿勒罗德暖期 B/A 、新仙女木冷事件 YD 、全新世大暖期 HCO 及3次全新世冷事件 7150-6250,4150-3450,1800-1350cal.yrBP 。Paraliasulcata在11150-8050cal.yrBP期间含量的明显上升代表了一次强烈的冲淡水事件,这可能是由台湾海峡的开启造成的。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期间,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古地理环境变化是引起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进入全新世以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则是古海洋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位于日本海南部郁陵海盆 UlleungBasin 的UB-2孔沉积物硅藻记录反映了近28000年古海洋和古气候的变化。对比日本海及格陵兰冰芯 GRIP δ~ 18 O数据,硅藻暖水种比率及淡水-海滨种含量清楚的反映出包括氧同位素3期 MIS3 、末次盛冰期 LGM 、波令-阿勒罗德暖期 B/A 以及新仙女木冷事件 YD 。自15200cal.yrBP起,P.sulcata含量逐渐上升,这可能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古环境变化有关,可以作为对马海峡开启的标志。11300-11100cal.yrBPP.sulcata含量达到峰值,对应着融冰冲淡水事件 mwp-IB 。气候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是该区域古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对比南海17940孔与日本海UB-2孔,本文发现二者硅藻组合面貌非常相似,均以浮游硅藻为主,淡水、半咸水、沿岸及海滨种含量不多但变化明显,具有重要环境指示意义的硅藻种属数量较少但能很好的反映古环境变化。新仙女木冷事件 YD 在南海主要表现为海水表层盐度的上升,在日本海,则有着更为明显的降温。早全新世出现的P.sulcata峰值,对应着融冰冲淡水事件 mwp-IB ,而P.sulcata含量的上升,可能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古环境变化有关,可以作为海峡开启的标志。【关键词】:硅藻西太平洋边缘海环境变量南海日本海古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532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1目录11-13第一章绪论13-21第一节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13-17第二节研究工具17-19第三节相关研究进展19-21第二章区域概况21-39第一节南海概况21-27第二节日本海概况27-32第三节渤海、黄海与东海概况32-39第三章材料与方法39-44第一节研究站位介绍39-42第二节硅藻样品及处理方法42-44第四章年龄框架44-54第一节南海17940孔年龄框架及沉积速率44-48第二节日本海UB-2孔年龄框架及沉积速率48-54第五章西太平洋边缘海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54-67第一节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56-57第二节西太平洋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57-65第三节小结65-67第六章南海17940孔15000cal.yrBP以来古环境变化67-84第一节南海17940孔硅藻生态70-73第二节南海17940孔硅藻鉴定结果73-76第三节南海17940孔古环境重建76-81第四节古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81-82第五节小结82-84第七章日本海UB-2孔28000cal.yrBP以来古环境变化84-98第一节日本海UB-2孔硅藻生态85-86第二节日本海UB-2孔硅藻鉴定结果86-90第三节日本海UB-2孔古环境重建90-96第四节古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96-97第五节小结97-98第八章南海17940孔与日本海UB-2孔古环境变化比较98-105第一节硅藻组合面貌比较98-99第二节古环境变化比较99-104第三节小结104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