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管和C60纳米微粒地研究及的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03 纳米碳管和C60 目 录 第一部分 碳元素概述 第二部分 纳米碳管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部分 C60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碳元素概述 一 碳元素与人类的关系 二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一 碳元素与人类的关系 碳元素广泛存在与浩瀚的宇宙中和广阔的地球上。地球上碳的总量约为7×1016吨,碳元素的丰度列第14位。碳元素占人体重量的18%左右,是地球上一切生物有机体的基础。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碳元素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比较重要的事例有: ·自直立行走起便利用含碳植物做燃料; ·古代用烟炱制作染料、墨汁等; ·古代用木炭还原矿石,冶炼金属铁、铜等; ·古代起将煤炭用作能源; ·古代起用骨炭、木炭进行脱色、除臭、防腐等; ·18世纪始用焦炭作炼铁等金属的还原剂; ·19世纪起开始利用人造石墨电极; ·20世纪初活性炭被工业化生产并用于空气净化等方面; ·20世纪中叶起开始研究碳纤维并用于复合材料; ·1985年R. E. Smalley等发现C60,获得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S. Iijima发现纳米碳管。 从古至今,煤炭、焦炭、碳黑、活性炭、石墨电极、碳膜开关、天然和人造金刚石、金刚石薄膜等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碳为主要元素所发展起来的有机与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为人类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而以C60为代表的富勒烯与纳米碳管所具有的众多优异性能,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重大突破层出不穷,成为纳米科技相当重要的研究前沿,在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2,其2S和2P价键轨道能进行比其它任何元素的原子更为有效的SPn(n为1~3)杂化。当碳原子进行SPn杂化时,参与杂化的n+1个电子形成?轨道,未杂化的4-(n+1)个2P轨道电子形成∏轨道。?电子是形成物质骨架的基础,而∏电子是赋予物质特定功能的根源。由于有效的SPn杂化,碳元素是唯一具有从零维(0D)到三维(3D)同素异形体的元素。 第二部分 纳米碳管的研究与应用 一 概述 二 纳米碳管的结构 三 “纳米碳管新化学”的研究与应用 四 纳米碳管的电化学研究与应用 五 纳米碳管的电磁性能研究与应用 六 纳米碳管的场致发射研究与应用 七 纳米碳管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一 概述 1 定义 2 基本形态 3 合成方法 4 应用前景 1 定义 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CNT)可定义为: 将石墨六角形网平面(石墨烯片)卷成无缝筒状时形成无缺陷的“单层”管状物质,或将其包裹在内、层层套叠而成的“多层”管状物质。 2 基本形态(模拟) 3 合成方法 碳蒸发法 电弧法、激光烧蚀法等 催化热解法 含碳气体、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热解等 固相热解法 本体聚合物在空气中热解等 电化学法 炭电极熔融盐电解等 含碳无机物转化法 碳化硅表面热分解等 低压烃火焰法 扩散火焰法 环芳构化形成筒状齐聚物法 电弧法、激光烧蚀法合成的纳米碳管已商品化 美国碳纳米技术公司计划2004年每周生产纳米碳管数吨 国内清华大学、沈阳金纳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纳米港公司等采用不同的烃类原料进行纳米碳管的连续化批量生产 4 应用前景 C60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R.E.Smalley称:“纳米碳管将是价格便宜、环境友好并为人类创造奇迹的新材料。” 初步的研究表明,纳米碳管在以下众多领域中具有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 纳米碳管的可能应用领域 二 纳米碳管的结构 1 纳米碳管的基本结构 2 纳米碳管的表面结构 3 纳米碳管的孔隙结构 1 纳米碳管的基本结构 1.1 单壁纳米碳管的结构 1.2 多壁纳米碳管的结构 1.3 纳米碳管管束 1.4 纳米碳管阵列 1.5 纳米碳管的稳定性 纳米碳管中碳原子形成六边形 网格结构,碳原子以SP2杂化为主 网格结构的弯曲可形成一定的SP3杂化键 纳米碳管直径越小,曲率越大,SP3杂化的比例越大 纳米碳管直径增大,则SP3杂化的相应减小 纳米碳管发生改变时,S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