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沭阳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doc
沭阳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通过对沭阳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历史及现状的阐述,提出今后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重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江苏沭阳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31-02
沭阳县位于江苏北部,沂沭河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3°53′~34°25′,东经118°30′~119°10′。307省道、新沂河横贯境内,淮沭河、205国道,新长铁路穿越南北,新245、324省道纵横其区,交通十分便利,县城位居其中央,控东西之咽喉。全县共辖40个乡镇(街道社区),人口180万人左右,境域面积为2 294 km2,耕地面积13.6万hm2,水面3.33万hm2,荒滩逾0.67万hm2,绿化2.00万hm2。辖区常年种植小麦10.00万hm2,水稻7.33万hm2,玉米2.00万hm2,蔬菜2.67万hm2,花卉苗木近3.33万hm2。
1 沭阳县历史上病虫草害发生历程
蝗害在历史上发生多且危害重。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至清同治之年(1862年)的317年中,有记载的蝗害24年,年发生面积逾0.67 hm2。同治元年,飞蝗蔽天,蝗蝻如潮,禾、草、木尽光,岁大饥。民国35年,潼阳县落蝗逾0.67万hm2。民国38年蝗害面积0.48万hm2。1950―1962年,均有小面积蝗害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后,蝗害偶有小面积发生,但危害不大。
豌豆象从1950―1959年危害10年,损失率30%~40%,蝼蛄危害9年,其中1952年发生蝼蛄虫害达4 127.53 hm2,被害率15%,损失粮食487.5 t。
20世纪60年代主要虫害蝼蛄、地老虎、稻苞虫、红铃虫。1960年稻苞虫危害面积3 933.33 hm2。
20世纪70年代,主要病虫害有白叶枯病、纵卷叶螟、三化螟等。1972年秋,稻纵卷叶螟卷叶率20%。1979年三化螟危害损失粮食800 t。
20世纪80年代,主要病虫害有麦蜘蛛、白粉病、山芋、黑斑病、稻飞虱。1980年山芋黑斑病危害烂种248.5 t。1986年和1987年,稻飞虱袭击大部分稻田,多达2万hm2以上,损失率达20%。
20世纪90年代,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玉米螟、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棉花枯黄萎病、稻飞虱等。1991年因稻飞虱危害,造成近5 333.33 hm2水稻倒伏。1997年、1998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暴发面积近1万hm2。
2000年以来,水稻虫害有灰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麦蜘蛛、蚜虫;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2003年、2007年、2009年、2010年,水稻纵卷叶虫暴发,为害严重。2003年、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全县成灾近1万hm2,损失严重。2008年、2010年在西南岗几乡镇水稻黑条矮缩病大发生,严重田块病穴率达70%,一般10%左右。2014年秋水稻穗颈瘟发生重,2015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
2 沭阳县建国以来病虫草害防治历程
建国以来,沭阳县植保部门一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控制”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防蝗为主,中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60年代后,以防治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2.1 物理防治
主要用人工捕杀、诱杀、火烧、磙压害虫。1944年8月,桑墟乡15 d捉豆?U300 kg。1955年全县人工捕捉蝼蛄16.3 t。
2.2 生物防治
始于1973年,利用天敌资源消灭害虫。在棉花苗期,释放瓢虫,捕食蚜虫。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稻田养鱼、养鸭治虫。由于稻田生态环境改变,无敌种类增多,稻苞虫危害得到控制。
2.3 农业防治
20世纪80―90年代推广了间作套种、水稻旱育秧,2000年后推广了小麦适期迟播、水稻机插秧、秧田全程防虫网覆盖技术,有效控制灰飞虱危害。推广蔬菜地膜和薄膜覆盖等技术,有效降低和预防了病虫害的发生,稻田耕翻种麦降低了螟虫危害。
2.4 药物防治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白砒、砷醇铅钙、棉油泥皂、鱼藤粉(精)、烟草、石灰水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953年9月,县地下害虫防治工作组在南关荡河西村首次用2.5%六六六毒谷防治蝼蛄83.8 hm2。60年代使用多硫化钡、西力生、赛力散、乐果、敌敌畏、敌百虫、1059等农药。70年代使用农药39种,主要有代森铵、苏比203、百治屠、敌锈钠、杀虫脒、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名师课件.ppt VIP
- 网络服务业网络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案.doc VIP
- 2025年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堰水力计算水利工程.xls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VIP
- 2025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Python 编程挑战赛(个人赛)初中组决赛模拟试卷(一).docx VIP
- 一种推送滚轮.pdf VIP
- EPC项目:基于风险管控的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4洗涤剂总活性物的测定.pdf VIP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