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发布: 2011-8-16 | 作者: —— | 来源:liuxianping| 查看: 417次 | 用户关注:
摘要:文章分析介绍了按经济电流选择电力电缆截面的经济选型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对经济电流和经济截面如何进行选择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的方法可起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电力运行可靠性等多方面作用,应积极广泛推广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电力电缆;经济电流;经济截面;经济选型 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是电气(供配电)设计的主要内
摘要:文章分析介绍了按经济电流选择电力电缆截面的经济选型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对经济电流和经济截面如何进行选择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的方法可起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电力运行可靠性等多方面作用,应积极广泛推广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关键词:电力电缆;经济电流;经济截面;经济选型
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是电气(供配电)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的电缆截面选择方法是按技术体选择,可分为4类:①按允许发热条件选择,也就是按允许载流量选择;②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③按短路热稳定校验;④按保护灵敏度校验。另一种电缆截面选择方法是按经济电流选择,过去由于缺乏基本数据,设计人员难以在这方面着手,长期没有很好解决。我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电气设计领域也要与国际接轨,陆续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来充实或替代原有标准。在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标准方面,近年来有两大发展,一是低压电缆的载流量国家标准(GB/T 1689515—2002)问世了。它等同采用了IEC 60364-5-523—1999,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个标准的问世,填补了我国此领域长期缺乏国家标准的空白。二是推广应用IEC 287-3-2—1995《电力电缆截面的经济最佳化》,也就是经济选型。1 经济选型的概念按经济电流选择电力电缆截面的方法是经济选型。所谓经济电流是“寿命期内,投资和导体损耗费用之和最小的适用截面所对应的工作电流”。按载流量选择线芯截面时,只计算初始投资;按经济电流选择线芯截面时,除计算初始投资外,还要考虑经济寿命期内导体损耗费用,二者之和应最小。当减小线芯截面时,初始投资减少,但线路损耗费用增加;反之,增加线芯截面时,线路损耗减少,但初始投资增加。某一截面区间内,二者之和总费用最少,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经济选型。
有几点需要加以说明:①线芯截面选择时,技术和经济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②经济截面和经济电流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因为电缆线芯截面是非连续的。图1给出了VV-1电缆线芯截面与总费用的关系曲线。图1中,曲线2代表初始费用,它包括电缆及附件与敷设费用之和。当截面增大时,投资费用随之增大。曲线3代表损耗费用,当截面增大时,损耗减少,损耗费用随之减少。曲线1代表总费用,是曲线1、2的叠加。曲线1的最低点就是总费用最少的一个截面80 mm2。显然,选择70~95 mm2它的总费用TOC都非常接近最经济截面80 mm2,因此,经济截面是一个区间。同样,经济电流也有一定范围。③在经济截面的范围内,可选择较小截面。
1—总费用;2—初始费用;3—电能损耗费图1 VV-1电缆线芯截面与总费用的关系
2 推广经济选型的原因按经济选型来确定电缆截面,可以节约电力运行费用和总费用,可以节省能源、改善环境,还可以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我国在两网改造之前,农村电网的线路损耗达20%~30%,城市线损也在10%以上。全国装机容量已超过3亿kW,也就是说,电厂发出的电能有数千万千瓦白白地消耗在电网中。目前,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工程投资越来越注重整体和长远的经济性。因此,经济选型必须提到议程上来了。3 历史回顾1881年英国人Cord首先提出电缆经济截面的概念。1989~1991年Parr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截面和经济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上述基础上,IEC制定了《电力电缆线芯截面的经济最佳化》标准IEC287-3-2—1995。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也进行了电力传输最佳经济截面的研究,但局限于高压架空线范畴。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开始研究这一课题。80年代初,原水电部给出了架空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数据,但也局限于高压线路,中、低压线路不使用,也没有电缆线芯的经济电流和经济截面数据。1994~1995年的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GB 50217—1994中提出“宜选择经济截面,可按年费用支出B最小原则”,并给出了B=0.11 Z+1.11 N的计算公式,式中Z为投资,N为年运行费。但是存在2个问题:①年运行费N的计算涉及许多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