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史.docVIP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史.doc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史 1.(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 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 的意思应是 C A.人寿年丰 B. 祈盼丰收 C. 庄稼收获 D. 祭祀谷神 2.(2009年江苏历史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 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 要因为它是 D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2009年上海历史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 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 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 史评价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4.(2009年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D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5.(2009年四川文综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 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D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6.(2009年江苏历史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 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C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7.(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 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B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8.(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 营的主要形式是 C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9.(2009年重庆文综15)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C A.郑国渠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 10.(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宋代区域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D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11.(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 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D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12.(2009年浙江文综15)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09年浙江文综31)宋代时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宋代 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

文档评论(0)

ailuojue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