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 因为该林中竹子是同种生物,竹子长势整齐并不影响林中其他生物有的高有的矮,不同种生物仍然是分层的。 * * 第 42 讲 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如每立方米水体内鲫鱼的数量、每平方米农田中蝗虫的数量。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直接统计法:直接用目测统计的方法,使用于开阔地区统计大型哺乳动物数目等。 (2)标志重捕法:设某种群有N个个体,其中X个个体第一次被捕并标记,放回原处。经过一段时间后,估计标记个体与原来未标记的个体混匀,再捕捉Y个个体其中Z个个体带有标记,则N=XY/Z,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稳定的种群,即这种群没有迁移现象,出生率和死亡率几乎相等。统计一个池塘中的某种鱼类数目等常采用这种方法。 (3)取样计算法:在需测定的陆地或水域随机划出若干样方,统计每个样方的全部个体,求出平均数根据平均数估计种群的数量或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作为种群的密度。统计范围大、种群个体较多时,常采用此法。 (4)间接估计法:常用统计动物洞穴、粪便、皮毛收购量等数量间接推算总量。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迁徙 迁徙 耕种 耕种 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可以利用年龄组成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⑴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 (三)种群特征 稳定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三)种群特征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可以利用年龄组成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衰退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三)种群特征 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可以利用年龄组成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三)种群特征 (2)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3)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三)特征——种群相对于个体的特征。 4、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个体数量。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小结 概念: 特征 1.?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是指在理想环境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优秀课件p.pptx VIP
- 有机化学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六年级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文件).docx VIP
- GB_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新高考高中数学 题型全归纳(解析版).pdf VIP
- 2010年初中化学专题二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