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陵县县情
自然概况
铜陵县位于皖中南长江下游南岸。全县人口29.7万,国土面积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350公顷。地势自南而北由低山区、丘陵区、洲圩区依次分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县境内长江下游成矿带上,矿产资源多达30余种,素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之美誉。主要矿藏有金、银、铜、铁、煤、石灰石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跻身于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国重点产金县之列。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有白鳍豚、梅花鹿、金钱豹、猫头鹰、江豚、穿山甲、苏门羚等7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树种有水杉、银杏、鹅掌楸、杜仲、金钱松、秤锤树、香果树、叶厚朴、天竹桂、青檀等10余种。药用动植物近百种。
人文历史
铜陵建县于公元951年(南唐保大九年)。1949年4月21日县境解放后,隶属关系几经改易,1974年3月隶属市至今,历时1054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处处闪现着铜文化的光彩。境内古铜采冶遗址年代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时期,采冶史达三千年以上。直至今日,铜采选冶仍是全县主要工业生产之一。铜文化堪称值得铜陵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重要地区特色。铜陵还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江南解放第一城。耸立在长江南岸、笠帽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至今仍闪耀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浩然之气,无时不在提醒我们必须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努力创造铜陵的光辉未来。
行政区划
(1)铜陵县位于皖中南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0·45,03”—31·08,18”,东经117·41,42”—118·09,41”。全境东西宽28.5公里,南北长31.1公里。县域总面积833平方公里。县城与铜陵市区毗邻。芜铜铁路穿境而过,东接繁昌,直抵扈、宁,并有芜铜公路、铜南公路与芜湖、南陵相通。铜青公路、铜贵公路南通青阳、贵池。合铜黄、沿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铜陵已成为通往旅游胜地九华山、黄山和太平湖的重要门户。西北与枞阳、庐江直达省会合肥。铜陵已成为皖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2)建置沿革
夏、商、周三代,属扬州。
战国,属楚。
秦,属鄣郡。
汉,属丹阳郡。东汉置铜官镇(今五松镇)。
三国,属吴。
晋,属宣城郡春谷县。
南朝:宋、齐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陈属长江州。
随,属宣州。
唐,属宣州。文德元年(888年)析南陵之工山、安定、凤台、丰资、归化五乡置义安县,县治设于顺安,寻废,置铜官冶。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县冶移于江浒(即古铜官镇),属升州。
宋,属江东路池州。
元,属江南道池州路。无末陈友谅部将赵普胜克县城,邑令陶起祖迁县治于顺安。
明,属池州府。明初邑令时守道复迁县治于五松镇(今五松镇)。
清,属池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21年(1932年)10月,属第二专区。民国27年(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
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解放,县城为江南解放第一城。5月13日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1952年2月4日改属皖北署安庆专区。
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铜陵县建制,并入铜官山,改名铜陵市。
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
1965年7月14日改属池州专区。
1974年3月1日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改属铜陵市至今。
(3)区划变更
1990年全县有4个镇,14个乡,13个居委会,199个村委会。
1991年8月成立太平乡太平街道居委会。1992年2月成立新桥乡丹凤居委会和董店乡董店街道居委会。1993年撤西湖乡建西湖镇。1994年撤新桥乡、朱村乡、董店乡,建新桥镇、朱村镇、董店镇。1995年成立西湖西凤居委会。1996年6月成立顺镇安镇金岱居委会、城镇万鸡山居委会,同年8月成立朱村镇朱村街道居委会。1999年10月县城关镇近城村、近市村和西湖镇工农村划归铜陵市狮子山区。2000年末本县共有8个镇,10个乡,20个居委会,196个村委会。2001年底,西湖镇整建制划入市狮子山区。2004年5月铜陵县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数由过去的10个乡、7个镇调整为4个乡、5个镇。2004年底,调整后的大通镇整建制划入市郊区。目前,铜陵县有4个乡即东联乡(由原流潭、永丰两乡合并)、西联乡(由原太平、和平、钟仓三个乡合并)、胥坝乡(由原胥坝、安平两乡合并)、老洲乡,4个镇即五松镇(原城关镇)、顺安镇(由原顺安、新桥两镇合并)、钟鸣镇(由原钟鸣镇、金榔乡合并)、天门镇(由原董店、朱村两镇合并)。
交通区位
铜陵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邻繁昌、南陵,南接青阳、贵池,西北隔江与枞阳、无为相望。
铜陵交通十分便捷,公路方面长江公路大桥贯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酒店操作2010.doc
- 酒店智能系统介绍.doc
- 酒店管理集团委托管理合同-长江投资广场.doc
- 酒店调味秘籍.doc
- 酒店餐厅卫生检查表.doc
- 醋泡黑豆是一种养生方法.doc
- 采矿考点.doc
- 采矿答案.doc
- 里石门水库大事记(节选).doc
- 重大版第七版四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最近下载
- 减肥打卡社群运营.pdf
- 时间管理之四象限法则的运用PPT(59张)课件.pptx VIP
- Unit 5 Whose dog is it_ Part A Spell 课件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pptx
- 价值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发.pptx VIP
- 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pdf
-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 《最后一片叶子》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x
- 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讲课教案.ppt
-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三相六拍步进电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x VIP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 压强和浮力【速记清单】(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