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校本课自编教材《走进宁安---风景》第十五课 大石桥.docVIP

黑龙江省宁安市校本课自编教材《走进宁安---风景》第十五课 大石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宁安市校本课自编教材《走进宁安---风景》第十五课 大石桥

第十五课 大石桥 你知道吗? 位于宁安市区西鸡陵山下,横跨大沟壑上。为清代通向辽、吉要道。此桥为黑龙江地区仅有的清代石拱桥。桥东有泼雪泉,泉水流入沟壑,经大石桥,南注牡丹江。始建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原系板筑;后改石筑,为单曲拱大桥,全长25米,宽4.5米,高7.3米.桥面铺石,两侧设石栏杆,上雕刻石桃,栏间嵌有刻成草叶纹和云卷纹饰的石板。建国后曾进行维修。 大石桥市历史悠久。永安乡西田村的金牛古猿人遣址,揭示了30万年前古猿人生活、劳动、创造灿烂古代文化的史 迹,证实了大石桥区乃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在金牛山古猿人遣址已被列为国家级文作保护单位,并建有古人类遣址陈列馆,供游人参观。此外,位于大石桥镇东北8公里、石棚峪西南山上的石棚,是新石器时代末青铜时代初期的“巨石文化”遣址,虽经历了4000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敖聂耸立如故,仿佛向凭吊的人们述说着祖先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远古传来的神秘信息。还有砬山火台以及新开发并修建的数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批前来观光的游人。 这座有着370年历史的清代建筑,最初是木桥,当地人叫它长板桥。宁古塔将军驻地迁到宁古塔新城,(即今宁安市)之后,改用石材重建,因为用的全是青色玄武岩,人们便叫它青石桥。从此之后,青石桥成了宁古塔这座东北北部重镇出兵打仗戍边、沟通吉林、盛京,乃至中原与松花江、黑龙江广大地区的交通枢纽。车水马龙,南来北往,一代又一代,五十年过去,一百年过去,一百五十年过去,青石桥承载了无法计数的重量,饱经风雨摧残。加之年久失修,已破损不堪。到了同治年间,宁安城里有个卖油的金老三金油匠,天天挑担买油卖油走过青石桥,心中不忍,下决心拿出自己二十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银钱重新修桥。消息传开,官商响应,四邻八乡赞成,许多平头百姓也尽其所有,你三钱他半两的纷纷捐钱。很快凑齐了修大桥的钱款,乙丑年秋天,动工对青石桥进行全面维修。青石桥焕然一新,更坚实,更壮观,巍巍然成为大清朝北方一大风景。过往官吏商贾人人翘指赞叹金油匠和人宁古塔乡亲们的善行。清末名臣吴大澄到宁古塔处理边务,亲自题写“为善最乐”四字,刻匾赠给金油匠,副都统容峻峰也向他赠匾,并请朝廷赏给七品顶戴。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