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浪鱼成功
鱼康鱼良鱼种群资源人工增殖取得初步成功
鱼康鱼良鱼学名抚仙鱼康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Regan)]属鲤科(Cyprinidae)亚科(Culterinae),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是云南的四大名鱼(鱼康鱼良鱼、大头鲤、大理弓鱼、金线鱼巴)之一.
一、抚仙湖鱼康鱼良鱼现状
鱼康鱼良鱼是抚仙湖的特有土著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古往今来是沿湖渔民的主要渔业对象。但由于太湖新银鱼的侵入和人为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的作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年产量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300—400t下降到1998年的10t,2001年的0.9吨,2002年的1.2吨。由于种群资源萎缩,鱼康鱼良鱼体明显增长,由Ⅱ—Ⅲ龄鱼的100—140mm增至200—250mm,种群中大龄鱼所占比重增加,种群资源老化。针对这一现状,玉溪市政府1999年4月正式下达了《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玉溪市水电局水产站共同承担,抚仙湖管理局协作完成。
二、鱼康鱼良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1、鱼康鱼良白鱼的形态特征: 体细长而圆,头后至背鳍起点近圆筒形,向后渐至侧扁。腹棱自腹鳍基部延伸至肛门。头中等大,吻通常较尖,其长大于尾柄高。背缘平直、腹缘轮廓线呈浅弧形。尾柄细长,略侧扁。生活时体侧和腹部银白色,背侧浅灰黄色,各鳍透明无斑点。生殖季节雄鱼体表出现大量白色珠星,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而雌鱼仅个别在鳃盖上出现很少的珠星。
2、生活空间和食性: 鱼康鱼良白鱼成体生活于敞水区的中上层,从水表层到50m深水均属成体鱼的生活空间,但集中分布在水表下0.5—20m,这与鱼康鱼良白鱼的主要食物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的分布相一致。性成熟亲鱼繁殖期洄游到沿岸浅水区,幼鱼生活在湖岸浅水区。鱼康鱼良白鱼成体的主要食物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繁殖后的亲鱼兼食小鱼和鱼卵,属于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轮虫、矩形尖额藻、方形网纹藻为食。
3、繁殖习性: (1)性腺发育 性腺发育分为5个时期,5—7月,经随机取样160条鱼康鱼良白鱼,没有采集到Ⅰ期标本,大部分鱼卵处于Ⅳ—Ⅴ期,8月份后残留卵粒退化为淡黄色,不规则状,很快转入Ⅱ期,性成熟需二年时间。(2) 产卵群体体长和年龄组成 鱼康鱼良白鱼开始性成熟的体长、体重存在性别差异,达到性成熟的时间又随着个体不同有所差异,雄鱼普遍比雌鱼性成熟早。产卵群体中雄鱼体长90mm—120mm,雌鱼体长130mm—150mm。近几年产卵亲鱼多是Ⅱ—Ⅲ龄鱼。(3)繁殖力 鱼康鱼良白鱼的绝对繁殖力较低,Ⅱ龄鱼的绝对繁殖力为2175—3840粒;Ⅲ龄鱼的绝对繁殖力为3230—4908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275—228粒。(4)雌、雄性比例 鱼康鱼良白鱼在湖区内和产卵场,雌雄鱼的比例是不相同的,湖区雌鱼多于雄鱼,在产卵场雄鱼又多于雌鱼,这是保证鱼卵受精的需要。(5)生殖洄游 鱼康鱼良白鱼在每年繁殖季节,性成熟亲鱼都要回游到清新的溪流及溶洞附近的湖岸浅滩产卵,沿湖渔民借此习性进行车水诱捕鱼康鱼良白鱼,谓之“车水捕鱼”。(6)产卵条件 鱼康鱼良白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抚仙湖西岸禄充、明星一带,东部的大湾、小湾、海口、小凹一带。产卵场共同特点是在溶洞出水口附近,水质清新、具有砾石、砂滩的沿岸地带。也可用蕨草扎成束诱其产卵。(7)产卵习性 生殖季节为4~9月,繁殖高峰期为5~7月。繁殖季节,每日下午4时左右有少数亲鱼分批进入产卵场产卵,5~6时达到高峰,7时后显著减少。产卵前亲鱼先在湖的敞水区集群追逐,逐渐游向湖边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雌、雄亲鱼头朝下,尾朝上,尾鳍不停地扑打水面,有利于精卵的充分接触。受精卵随即粘附在砾石、砂、香把上,吸水膨胀。每一批次的产卵活动持续时间是三天,停经七天后,下一批产卵亲鱼再进入产卵场产卵,即渔民所说的“来三去七”。当然也有因气候变化而发生提前或延后的情形。在鱼康鱼良白鱼种群数量大的年代一年中规模较大的产卵活动约有16—22次。(8)产卵类型 鱼康鱼良白鱼产粘性卵,同一个体的卵子发育是同步成熟,即一次成熟,不同个体则有性成熟时间先后的区别。抚仙湖鱼康鱼良白鱼属贫营养湖泊一年中一次性产卵的砾石型产卵鱼类。(9)受精及胚胎发育 鱼康鱼良白鱼受精卵直径平均为1.4—1.6mm,由于卵膜较厚,不易见到胚胎发育的情况。胚胎出膜后20小时开始平行游动。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与孵化时间成正比,水温25℃,孵化时间72h,水温18—20℃,孵化时间120h。鱼康鱼良白鱼的卵膜比较厚,强粘性,可大大提高其抗击风浪冲刷的能力。产卵场多集中在溶洞出水口处,水流速1m/秒,含氧量6—7μg/L,Ph7.08.0。卵易感染水霉菌,敌害生物较多,曾解剖观察到1尾麦穗鱼一次性吞食鱼康鱼良白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