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概述
广东省东莞市晋朝时属于东官郡,唐代分置为县,因县内盛产莞草,改名东莞。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东莞河网纵横,沙岗错落,气候“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一派秀丽的水乡景色。
东莞可园,坐落于莞城西的博厦村,面积较小,约2200平方米,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四大名园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可园布局灵巧,构图清新,园景幽致。园内古建筑高低错落层楼叠阁,廊庑萦回,亭台点缀,叠山曲水,极尽园趣。可湖与可园,碧水丹亭,秀美可人。可园又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文化内涵丰富。可园蕴秀,寓意了可园秀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可园蕴秀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三年后竣工,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2001年6月,可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作为东莞地方文化展示的平台,不断完善,更加可人。1823-1864年),字德甫,东莞市莞城区博厦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青年时投笔从戎,一生三起三落,宠辱不惊,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历十余年心血建起一座岭南名园—可园,同时,也是一介文人,广涉金石书画、琴棋诗赋;一位雅士,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一位伯乐,延请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在可园长年作画,奠定岭南画风。
道光末年,剧盗萌起。此时,年轻的张敬修放下圣贤书,投笔从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援例捐官,因为在家乡修筑炮台有功,任官于广西,其后屡次立功,仕途平坦。但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敬修请朝廷剿灭广西盗贼的建议未被采纳,遂请辞回东莞,次年开始建造可园,此为“一起一落”;道光三十一年(1851年),张敬修被朝廷起用剿匪,屡立战功,升任广西按察使。但该年9月,张敬修因为失守浔州,被撤职返莞,此为“二起二落”;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派舰进犯珠江内河,直逼广州,张敬修临危受命,再被重用,但不久因病回家乡休养,以可园为休憩之所。清政府欲再次重用张敬修,但因其身患重病无法再为国效力,此为“三起三落”。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卒,享年42岁。
张敬修虽出身行伍,却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雅士,可谓能文能武。根据史料,张敬修“嗜翰墨、工诗词、善画梅、长写兰、好金石、爱名琴、喜搜石。” 张敬修作为可园的主人,其言行修养在可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敬修的画秀逸天成、笔墨超绝、清雅秀逸、笔力雄健。张敬修不仅修筑了可园,而且以诗吟园,以文咏志,留下不少佳作。可园虽小,却占尽风情。在张敬修的诗文中,也记载了可园内的秀美景色、高雅情调。如他的《题蕙》:“芳草似畸士,空山养孤洁。唯有石丈人,同岑意相悦。”张敬修酷爱书法,可园门口的“可园”二字即是其亲笔书写,二字均一笔写成,雄浑有力。张敬修素喜花草,尤其是兰花。他不惜花重金购买,遍植可园。张敬修爱好名琴,不惜在可园中斥资修建绿绮楼,用以珍藏岭南四大名琴之一——绿绮台琴。张敬修与“居派”宗师居巢、居廉相交匪浅,可园孕育出岭南“居派”艺术,而“居派”艺术也对可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社会背景
名字由来
可园初名“意园”,取其“满意”、“合意”之义。后来,园子修好以后,张敬修邀请各方名士前来观赏。宴席过后,张敬修陪同客人参观家宅,评点一番。客人不知如何应答,又生怕惹恼张敬修,只是点头称许:“可以、可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敬修觉得“可”有“合适”、“称心如意”的意思,而“以”与“意”发音相近,很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将意园改名为可园,一直沿用至今。
建筑分析
建筑风格
建筑群组成
建筑环境的营造
(1)独具匠心的平立面设计
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仅三亩三约2200平方米。大门入口设在东南角,朝东,正对东莞夏季主导风向。门前有一约20平方米的荷花池,园外北面有宽阔的可湖,西北面有后花园。园内主要建筑物:“可堂”、“雏月池馆”、“绿绮楼”位于北部,“双清室”、“可轩”、“邀山阁”位于西部,这些建筑物大都是南北向。中部为露天庭院,环绕庭院布置了半边廊一一“碧环廊”。全园立面为东部、南部低,北部、西部高,全园最高的邀山阁就位于西部。围墙也是东部矮且通透,西部、南部高而厚实。
这种平、立面设计的目的正是利于引夏季清凉的主导风入园,并且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西面、西南面围墙高而密实,且贴墙分布不少天井、冷巷,正是为了隔绝西晒,造成较多阴影区,利于园内空气冷却。园内水体面积少有利于防止园内空气过于潮湿并利于园内游览路线的安排。
(2)防太阳辐射的设计
可园防太阳辐射的主要手法是“遮”。可园门前、园内虽有大片露天硬质铺地,然而设计者巧妙地设计了不少人腰高的长条形花基,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