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 構造性地震 * 火山地震 * 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 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何謂有感地震、無感地震、前震、餘震
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動,為人體所能感覺到的稱為有感地震;反之,則為無感地震。 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先發生若干次小地震,謂之前震(fore shock)。在主要地震之後,常有若干次小地震相繼發生,謂之餘震(aftershock)。 前震有時不易察覺,而餘震則較前震明顯。 何謂局發、小區域、稍顯著地震及顯著地震
為區分有感地震之大小,我國依最大有感距離分為: * 局發地震(local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小於一00公里。 * 小區域地震(small-felt-area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從一00 公里到一九九公里。 * 稍顯著地震(moderate earthquake): 最大有感半徑從二00公里到 二九九公里。 * 顯著地震(remarkable earthquake): 最大有感半徑三00公里及以 上。 何謂地震序列
相同地震發生特性(如時、空)之地震,依其發生時間先後排列,即為地震序列。而所謂同一系列之地震,係指發生位置鄰近,時間上連續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餘震;其定義又分別如下: * 前震(Fore-Shock):同一系列之地震中,於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稱 之。唯有時前震為時甚短,且不顯著。 * 主震(Main-Shock):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若最 大者有兩個,則先發生者稱為主震。 * 餘震(After-Shock):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稱之。
何謂假地震
人類對大氣運動遠較對大地運動敏感。有許多低頻率聲響往往可以被感到,卻不能真正聽到,而被誤以為是地動。此種擾動稱之為假地震(pseudoseisms)。
如何以地震規模區分地震之大小地震之大小若以規模區分,則規模小於3者稱微小地震,等於或大於3而小於5者稱小地震,等於或大於5而小於7者稱中地震,等於或大於7者稱大地震。
●震源 : 地震在地下的發源處●震央 : 震源垂直投影到地面上之點●地震深度 : 震源與垂直深度●地震波 : 地震引起的地震波動●地震規模 : 依地震所釋放出來的總能量多少來分級? §現世界通用的為芮氏地震規模? →規模小於5.0者為小地震;5.0~7.0者為中度地震;7.0以上者為大地震? →自開始地震觀測至今(1988)世界尚未發生規模9.0以上之地震? →全球發生8.5~9.0地震約十年一次? §同一地震在不同地區的地震規模皆相同(因釋放出的總能量只有一個)●地震強度 : 依地面震撼或破壞程度來分級
? 分為無感地震(震度微弱至人無法感覺者)及有感地震。分為0~6級:
震度(級) 名稱 震??? 動??? 程 ??? 度 0 沒有感覺 1 微震 人靜止時,或對地震敏感者可感覺到。 2 輕震 門窗搖動,一般人均可感覺到 3 弱震 房屋搖動,門窗格格有聲,懸物搖擺,盛水盪漾 4 中震 房屋搖動甚烈,不穩物傾倒,盛水達容器八分滿者濺出 5 強震 牆壁龜裂,牌坊、煙囪傾倒 6 烈震 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地面斷裂或變形 極淺地震 : 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 ? ┬同一規模時,對地面破壞力較強淺層地震 : 震源深度在31~70公里中層地震 : 震源深度在71~300公里者深層地震 : 震源深度在301~700公里者(深度很少超過700公里者)A.地震前 地震是無法預報的,而台灣又處地震頻仍地帶,所以應隨時注意防震(如建築物的防震設計),尤其在地震的高危險期間(例如幾乎所有的專家都預測嘉義地區在近期內定會有強震),更應注意防震(如防火器的設置,高懸重物的處理..等)
B.地震時1.儘量保護身體不受重→儘量往空曠處避難。→可躲在牆角、桌下等不易倒下且堅固的地方。→遇大地震時,已天崩地裂,躲在牆邊也不安全 !→總之,所有的避難原則都可能因事因地而有一些變化,但有一原則是可以通用的 : 不要毫無考慮的亂鑽亂竄,要能臨危不亂,不過以現在的情形,我們倒是可以做好一些防範措施,例如準備好防震背包,設計好避震路線....等,千萬不可過度緊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