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训安全工作规定(训练安全)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消防总队新训安全工作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三章 训练安全 第十四条 新兵训练工作应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坚决执行既定的训练标准,严格落实总队安全训练“六个必须”要求,严禁超标准、超进度施训。 第十五条 训练准备时,组训人员应当根据训练科目和气候条件,细化组训方案,实地检查场地设施,做好各项防护、保障和准备工作。 (一)对参训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纪律,提示安全要点,讲清注意事项,开展示范示教。 (二)设置安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训练中严格落实安全保护措施。 (三)了解掌握参训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防止带伤和带情绪参训。 (四)组织进行慢跑、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半小时。 (五)对反映身体不适的人员,应立即终止其参训,进行休息观察,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对病休等不宜参加某些科目训练的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指定专人负责。 参训人员严格按照训练部署参训,服从组训人员管理,遵守训练纪律,规范训练秩序。 (一)主动接受训练安全教育,认真观摩示范示教,掌握规范操作要求和具体注意事项,有疑惑的要及时提问,避免盲目训练造成自身伤害。 (二)严格按训练科目要求着装,业务训练不得佩戴眼镜或携带钥匙、手表、笔、剪等与训练无关的坚硬物品。 (三)身体有不适的,应立即向组训人员报告,并如实反映病情,不得隐瞒或拖延。 第十六条 开展队列与擒敌拳训练,参训人员严格按照训练部署参训,服从组训人员管理,遵守训练纪律,规范训练秩序。 (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二)训练集结时,应注意控制集结队伍的时间,不搞速度战、紧张战。 (三)以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组织训练,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进度,因人施训、循序渐进,不搞疲劳训练、不带伤训练,落实安全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的做法。 (四)带训人员要耐心施教,文明带兵,严禁动作过激和打骂体罚。 (五)严禁超时、超强度训练,操场训练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发生中暑、猝死等意外伤亡事件。 (六)训练时,必须要有医护人员在场,并做好急救准备和各项医疗保障。发现过度疲劳及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者,应立即停止其训练。 (七)参训人员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互相爱护,集中精力,按规定操作,正确把握动作要领。 (八)训练结束后,参训人员要进行整理运动,放松四肢和腰部肌肉,消除疲劳。 第十七条 开展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科学适度开展训练。 (一)训练实施要因人而异,逐步加大训练强度,不得擅自调整训练指标和要求,严禁开展大运动量、高强度的极限训练或体罚式训练。 (二)新兵体能训练要根据科目,做好腰、膝、腕等部位的保护工作。 (三)要在田径场、操场、健身房等相对安全的场所开展体能训练,一般情况下,不得组织新兵在马路或公众集中场所进行体能训练。 (四)开展杠上练习时,必须安排有经验的组训人员实施保护。 (五)严禁穿着灭火防护服、防化服等非体能训练服装或背负沙背心(绑腿)等重物开展负重、耐力等极限训练。 第十八条 开展攀登训练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检查保护设施,操作人员必须收紧头盔帽带,扎好训练腰带,保护人员必须戴好头盔、手套,做好自身安全保护,精力集中且不得少于2人。 (一)组训人员、安全员不在位,训练场地、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防护措施不到位时,不得进行攀登训练。 (二)徒手攀登消防梯时,梯子必须架设稳固,安排专人在梯下保护,攀爬和保护人员不得双手同时离梯;二楼以上登高时,必须使用安全绳保护,安全绳的另一端必须设立固定点;梯子未锁牢挂稳前,严禁攀登。 (三)攀爬软梯时,绳索、软梯上端必须固定牢固,固定点不得少于两处。同时,参训人员必须采用安全绳进行保护。 (四)在消防梯上进行背负救人训练时,被救者与施救者都必须采取安全绳保护。 (五)攀岩或攀爬训练塔时,地面应当有保护垫,保护人员应与岩(楼)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收放绳索时,要控制绳索速度和长度。 (六)组织登楼训练应至少在进食后1小时后进行,楼上、楼下均要安排组训人员,1名组训人员应跟班作业,禁止登至楼顶平台等高空空旷处。到达指定楼层后,应组织休息,严禁人员身体探出窗外。 第十九条 使用绳索进行救人、自救或攀爬训练时,首先应检查绳索外观是否完好,并对绳索进行静态荷载测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实施训练。 (一)操作人员应对安全钩进行认真检查,确认锁定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二)操作人员和安全员必须在检查结绳方法无误后,方可继续操作。 (三)承载的绳索必须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设置护垫、护具。 (四)利用绳索下滑训练时,必须控制下滑速度,严禁急降、急停,在着地处应该设置软垫,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五)供攀爬、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