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1.什么是手足口病? 2.得了是什么表现? 3.应该怎么预防? 主要内容 传染病概述 常见传染病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猩红热 手足口病 传染病又称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病原体种类有: ● 细菌 :猩红热 ● 病毒 : 水痘 ● 寄生虫 ● 真菌 ● 螺旋体等 ● 人 病人、病原携带者。 麻疹、病毒性肝炎、菌痢等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受染动物 狂犬病等为人畜共患。 l呼吸道 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如麻疹、猩红热l胃肠道 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如菌痢、伤寒、甲肝、蛔虫病l?日常生活接触 手、玩具、用具传播 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 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 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 药物杀虫、防虫、驱虫及应用防虫设备。 传染病概述 常见传染病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猩红热 手足口病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疹退糠麸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流行特点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内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传染性非常强。经飞沫直接传播入呼吸道。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日用品、玩具、衣物手等传播。 易感人群● 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幼年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后未复种●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可患病。接种过疫苗的小儿仍有15%再患麻疹。 发病年龄 ● 高峰年龄 1~5岁 ● 近年发病年龄上移 ● 婴儿可从母亲获得免疫力(IgG),持续至8个月左右消失(可发生轻型麻疹)。 发病季节 任何季节 高峰在冬春季 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 ● 麻疹减毒活疫苗8-10个月初种,7岁时复种。 ● 易感者在流行期接触病人后2天接种活疫苗,可预防麻疹发生或减轻症状。 ● 对1个月内服过脊髓炎疫苗,8周内接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推迟接种。 被动免疫 ● 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采用。 ● 肌注丙种球蛋白,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 ● 免疫有效期3周。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自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止,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玩具、用具、衣物等。 易感人群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儿童易患病。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6个月前一般不发生水痘。 控制传染源 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疹痂干为止,接触水痘的儿童留检3周。 自动免疫 水痘减毒活疫苗 接触水痘后给予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 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痘72h内给予。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一侧或双侧耳下部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疼痛),其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器官。 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唾液污染物及尿液等直接接触传播。 易感性 普遍易感,最常见学龄期及学龄儿童1岁内婴儿极少感染。感染后具终身免疫。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为主。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易感儿检疫3周。 自动免疫 ● 减毒活疫苗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喷鼻或气雾。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 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无预防作用。腮腺炎免疫球蛋白效果不肯定。药物预防 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治疗对症治疗 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药内外兼治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止痛膏+铁箍膏。干扰素治疗。 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杨梅舌、“帕氏线” 、“口周苍白圈”、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红色皮疹、偶呈“鸡皮样”丘疹,疹退后脱屑。 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出现急性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传染源 病人或带菌者。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消渴十九病区讲解.ppt
- 消渴性眼病中医护理方案讲解.doc
- 信号量测判断讲解.ppt
- 信号设备动态检测与分析技术交流讲座讲解.ppt
- 消杀害虫防治方案讲解.doc
- 信号肽1r讲解.ppt
- 信号相关性讲解.ppt
- 信号音的生成与检测讲解.ppt
- 消炎止咳胶囊产品知识讲解.ppt
- 信号与系统_0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讲解.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