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园考察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詹园考察报告

中山詹园考察报告 詹园位于105国道旁,驱车到大门前,一下车,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门前的两头石狮子,大气却不失雅致。整体感觉虽不如想象中的宏伟壮观,却透出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就连门外的工作人员都是身穿古装,站在大门前,清新雅致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让大家充满了一睹为快的想法。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詹园里游了一圈,园内的亭台楼榭、飞檐斗拱、古玩奇珍、陶瓷木刻,以及那小桥流水、声声鸟鸣等,无不令大家叹为观止。据悉,北京旅游学院杨乃济教授在游览詹园后,曾这样评价:“这是当代私家园林的代表”。   据导游介绍,詹园虽然看上去古色古香,但实际上历史并不长。詹园建于1998年,当年,在澳门运输业拼搏了大半辈子的黄远新,决定回乡盖一栋房子,让年逾古稀的父母颐养天年。于是他在距祖屋七八公里的北台村北溪河边买下了十亩荒地,用来建房。考虑到老人家生活起居的方便和舒适,十分孝顺的黄远新决定不用时髦的,要上、下楼梯的多层洋房结构,特地聘请了几十名苏州园林建筑师傅,根据自己心中的思路和想法,开始对新园一砖一瓦的垒砌,并最终建起了这座当地罕见的江南园林式庭院。詹园建筑以苏杭园林为基调,并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建造的.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取材多为民间古旧材料,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阐释着园林艺术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高尚审美理念。并使湖洲山、北溪河等自然风光与詹园建筑构成一体,形成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古典造园艺术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史载的私家园林是东晋(公元四世纪)的辟疆园。相对于集中在北京一带恢弘博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而言,传统私家园林则以淡雅精致、自由写意的风格见长。不仅如此,私家园林更以其浓厚的古典的诗画底蕴和强烈的民间文化教育气息,阐释着建筑艺术与人文色彩融合的高尚审美理想,成为可居、可游、可赏、宅院合一的珍贵艺术景观。詹园占地百亩,1998年始建,历时5年。是由园主黄远新先生亲自设计为父母建造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为了彰显严爱、永志慈恩,园主以父名命桥名,以母姓冠詹园,又专辟一处设立《孝道馆》,彩绘《廿四孝》图悬挂其内。后母亲感慰儿子的孝心,更为了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来感受其儿子的孝行,建议主人把园区对外开放。今日的詹园已逐渐形成《一山 一水 一庭园 亦诗 亦画 亦休闲》的珍贵艺术景观詹园倚山而建,一水两岸,继承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传统之余,更凸显着岭南水乡所独有的布局脉络,同时还吸收了西式园林的风格,水体和装修多呈几何形式。庭园布局潇洒,层次分明,建筑注重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调明朗,朴实素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园内无论是明清古董、千年盆栽、钟乳奇石,还是宅门漏窗、匾额屏风、对联壁画,均由园主细心挑选布置,慷慨而陈,可谓精诚之至。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园林建筑具有实用和造景的双重作用,它不仅能满足游人遮阳避雨、驻足休息、娱乐赏景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且富于绘画意趣的形象与其他造园要素结合起来,又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我国园林建筑一般具有多曲、多变、雅朴、空透四大特点。 园林建筑的基本造型轻巧,富于变化。常见的形式有:厅、堂、楼、阁、亭、廊、榭、桥、塔、墙。 詹园的主体建筑有: 1、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能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厅称作四面厅。詹园的品曲楼从使用功能上看类似于“厅”,美其名曰为“楼”似乎不大恰当。 2、堂:是居住建筑中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以作为家庭举行庆曲的场所(如颐德堂、养颐堂)。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隔。颐德堂作为詹园的主体建筑,仅作为渲扬“孝义”文化的一种象征意义。 3、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詹园的楼,其设计的目的是用来观赏园内的风景兼作卧室或书房。但楼的走廊非常狭小,难以容纳游客停留观景的需要,而且里面堆放杂物,与外部环境不相一致。 4、阁:与楼近似,但比较巧。阁的建筑大多是二层、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如暖春阁、小雅阁)。詹园的暖春阁只设单层,背面开窗形成对景。小雅阁设有两层,不足之外在于二楼的空间过于狭小,难容游人驻足停留,且未能做到利用四面开窗用于俯视观景的需要,其空间不能被充分利用,形同浪费。 5、亭:是憩息赏景的建筑,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