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萌芽阶段是【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是【宋至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是明清时期。
2.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战国至晋唐】时代,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是在【宋至金元】时代。
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王安道】。
5.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吴又可】,倡导三焦辨证的书是【《温病条辨》】。
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它包括温病在内。
3.温病与伤寒是外感热病中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
4.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关系上: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发展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
5.根椐《难经?五十八难》经文,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6.根椐吴又可的观点,热病、温病、温疫三者的关系是:热病【即】温病,【又名】温疫。
1.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2.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3.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4.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温邪】。
5.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损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
6.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易于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7.温邪感染途径主要有【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8.与温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是【温邪入侵、体质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9.温病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大类型。
10.燥热病邪引起【秋燥】,多发于【秋季】。
11.暑热病邪引起【暑温】,多发生于【夏季】。
1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13.湿热病邪引起【湿温】,多发生于【长夏】季节。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灼热,斑疹,出血见症,舌深绛】。
5.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是【邪热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6.营分证的病理特点是【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7.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1.温病发热的一般规律为:初起邪在肺卫,【邪气未盛,正气未衰】,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邪在气营血分,【邪正交争,虚实错杂,】邪实为多;温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耗损,正虚邪少,多属虚证发热。
2.寒热往来指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往来起伏如疟。提示邪在【半表半里】。主要见于湿热类温病中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或【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或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3.壮热指高热,通体皆热,热势炽盛,但恶热而【不恶寒】。主要见于温邪【由表传里】,邪正剧争,【里热蒸腾】而致。
4.日晡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多为【热结肠腑】所致。湿温病亦可出现午后身热,一般为午后【阳明腑实,湿热交蒸】较甚所致。
5.身热肢厥指胸腹【灼热】,手足【厥冷】。为热郁于里,阳气不能外达四肢,邪热深伏,阳盛郁内,不能外达,此为【内真热外假寒】。
6.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热退无汗。提示温病后期邪热未净,【留伏阴分】。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 ,沉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8.痉是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又称“动风”。温病中出现痉,与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
9.斑疹治疗禁忌为:初发时不可过用【寒凉】以免【邪热冰伏】;另斑疹不可多用【升提和滋补】,用必助长热势或致邪热内闭。
10.斑疹疏密可反映邪毒之轻重,斑疹分布稀疏均匀,为【热毒轻浅】,一般预后【较好】;分布稠密融合成片,为【病情深重】,预后【不良】。
11.观察斑疹的色泽,红活荣润为顺,系血行尚属流畅及邪热外透的佳象;色艳红如胭脂为【血热炽盛】,紫赤类似鸡冠花为【热毒深重】的表现;色黑为【火毒极盛】,病势严重。
12.神志昏蒙,表现为【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时有谵语】等,多出现于【湿温】病中。
13.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为下焦蓄血,【瘀热扰心】。
14.斑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15.舌苔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舌质主要反映【营分】和【血分】的病变。
16.白苔薄者主【表】,并多属卫分,病变较为【轻浅】,多见于温病【初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