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古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江古城研究

临江古城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古城临江的历史概况,历史特色,街巷格局及风貌,历史建筑分布及特点,保护建议等。 [关键词]江西临江 府衙 民居及商业建筑 景观风貌 历史概况:“樟树临江,鱼跃枝头鸟戏浪”这是明朝一位诗人在临江时写下的诗句。临江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是樟树市河西重镇。樟树境内4500年以前已有繁荣的城邑。秦代樟树就成了县级治城,西汉(公元前203年)驻有重兵扼控南方,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8月组建清江县,治所在市境内潇滩镇(现临江镇),宋设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为临江府,一直沿袭至清末民初。临江自建镇后,就有“后戈庚廪之积”,是驻兵囤粮要地,为兵家所必争。赵宋建军以来,先后设兵马都监,千户所和万户府,临江汛和精兵营,以“以重防守”;抗日期间设有团管区。清咸丰三年至七年(1853-1857),太平军曾三次攻占临江。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临江,在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指导下,成立了全县最早的共产党支部。1927年春,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江西特派员陈毅来临江,将临江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1930年10月5日,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临江。   临江古称“人文荟萃”之胜地,代产人文。宋天禧五年王安石出生于临江。自宋至清,苏轼、苏辙、范成大、朱熹、文天祥、解缙、查慎行等历代名儒硕士先后来临江访贤、览胜、讲学、吟诗,题写临江的诗文,现存数百篇。临江镇籍名标青史的人物:宋有向子甑,元末明初有龚守愚,明末清初有杨廷麟,清有钱时雍,清末民初有裴汝钦。清江以其经济繁荣,人文昌盛,军事要塞而名冠华夏,历为上县。“吴商蜀贾走”是临江古代商贾云集的盛况,明朝被列为全国33大工商税收城镇之一,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尤以药材、木业、酿造业闻名于世,是当时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闻最盛时“城内三千户,城外八千烟”,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镇为江西四大名镇之大观楼临江军、路、府署大门望楼,坐北朝南,面对府前街,门口两侧有雌雄石狮一对,有一人高,用完整麻石雕成。该楼气势雄伟,原有巨大木刻“临江府”竖额,悬二楼正中,系解缙所书。始建于宋元,是江西省境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道台衙门。解缙从家乡吉水去南昌滕王阁访友,乘舟顺流而下,一天,舟至临江留宿。是夜,清风徐徐,明月高照,钟楼月色,辉映如画。解缙站立船头,饱览临江古镇夜色,心旷神怡。突然,钟鼓楼响起了清脆的钟声,解缙灵感一触,诗兴大发,随即吟出两句: 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钟鼓楼是临江的标志性建筑,为彰显临江千年古镇特色,该镇于2006年 7月聘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钟鼓楼重建工程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于今年 7月 2日举行了隆重的钟鼓楼重建开工奠基仪式。之后,该镇还将逐步建成1500平方米的广场及附属工程 ,从而形成以钟鼓楼、大观楼、万寿宫为基点 ,以古文化一条街为纽带 ,以江南特色民居相互呼应的特色旅游区。民居建筑有赣南民居“多进天井”的特点,八字门,三开间二进两天井居多,少数保存较好的呈现三开间三天井的特点。建筑主要为两层砖木结构,二层主要为储物用途,屋顶采用青瓦铺成,单檐硬山,建筑结构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屋面样式以封火山墙和硬山相结合,有的略呈徽派建筑的特点。 传统木构商业建筑:以木结构一进为主,传统二层,二开间或三开间,一层为商业,二层居住或储物。建筑底层多采用排门形式,二层形式则较灵活。,二层为半层层高的多为排板,不开门,二层为整层层高的,多开门开窗,栏杆形式多辐辏,局部吊脚处理,有湘西建筑的特点,封火山墙样式富有变化。 民国时期以后建筑,出现近代特征,在券门,门楣,明柱等有近代花饰图案和做法。 沿河的传统商业建筑,屋檐出挑较大,以柱支撑,形成廊棚,构筑沿河空间,是临江古镇的一大特色。 保护建议:针对临江“历史遗留多,保护现状差”的现状,建议尽快编制保护规划,进行以遗址复原为主的修缮工作,着重对几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进行严格保护和重点修缮,大量的保护状况欠佳的历史建筑,需在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维修改善。有效保护历史遗存,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 民 民国时期建筑 参考文献:《清江县志》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_江西樟树市临江古镇》阮仪三 《爱我中华,爱我樟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程考核论文集 5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