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华山医院神经科 蒋雨平 左旋多巴长期应用并发症 症状波动 异动症 感觉行为关期 (Sensory and Behaviored “off”) 剂末现象的定义 一剂多巴胺能药物使PD症状显著改善的时间趋于缩短,患者服用一剂多巴胺能药物后通常不足4小时PD症状即再度出现,再服一剂则症状缓解。 如何处理剂末现象? 为实现持续的多巴能刺激1,通过2: 换用左旋多巴缓释剂型? 添加 COMT抑制剂或MAO-B抑制剂? 添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剂峰异动症 原因:摄取过量的左旋多巴,使药物峰浓度超过治疗剂量所需的血浆L-Dopa浓度 临床:当L-Dopa呈现最佳疗效时,早期PD患者呈现不为人注意的、受患者喜欢的小舞蹈。数年后的晚期PD患者呈引人注目的舞蹈和/或肌张力障碍 主要处理: 使每次服L-Dopa后的药物剂峰浓度降低到治疗PD的剂量水平内。 息宁替代美多巴,并多次剂量或多次小剂量 小剂量息宁+大剂量受体激动剂 多次小剂量息宁+金刚烷胺或抗谷氨酸受体制剂 L-Dopa引起的异动症 美英德意西日法七国联合研究L-Dopa引起的异动症发病率为34%,总共为1900例。 日本为24%、美国26%、德国31%、西班牙35%、英国40%、意大利51% 1900例异动症PD者中,94%接受L-Dopa治疗(单用L-Dopa为38%,L-Dopa加DRD2激动剂为56%) 单用DRD2激动剂者,5%有异动症。早期应用DRD2激动剂推迟其发生,比L-Dopa少发生,但不能不产生异动症。 1794例L-Dopa引起异动症者 首次诊断异动症的时间 第一年服用L-Dopa引起异动症的发病率: DuVoisin等(1974)认为有81%。Parkinson’s disease group(1996)报道认为有17%。 L-Dopa治疗剂量与异动症的关系 DBS治疗PD晚期异动症 STN和Gpi的DBS减少异动症的有效率为89%和62%。而且STN DBS中L-Dopa用量减少,比后者建设多,但不能停药。(Anderson等,2005) 性价比,疗效短、高风险影响其推广。 Müller等(2007)分析七国1900例PD异动症仅3%用此疗法。 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 Chlorphenirame(CPA)抗组织胺、5HT再吸收抑制剂、突触后5HT1A激动剂 回顾“持续输注L-Dopa或DRD2激动剂减轻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的方法 治疗异动症药物的现状 * L-Dopa的运动并发症 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发生率 3~5年30%~50% 5~10年后大约50%~80% 危险因素 发病越早越易发生 病情越重越易发生 330例PD经 5 年L-Dopa治疗后的临床分析 (8) 27 完全无效 (25) 83 平稳的良好疗效 (4) 14 治疗中的其它不良反应 (11) 36 症状波动合并异动症 (19) 67 异动症 (43) 142 症状波动 (%) 病例数 临床情况 Pahwa R et al: The 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3ed Edi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2004:94. 左旋多巴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表现分类 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样症状同时出现 肌阵挛 清晨时肌阵挛 睡眼时肌阵挛 yo-yo-ing 双相异动症(舞蹈、肌张力障碍) 关期肌张力障碍 剂末异动症 清晨肌张力障碍 剂峰异动症(舞蹈、投掷和肌张力障碍) 异动症 清晨少动 剂末现象 冻僵现象(Freezing phenomenon) 开期冻僵步态 关期冻僵步态 躯体反应 如颈部肌张力障碍、下肢“关”住 晨僵(早晨肌张力障碍) yo-yo-ing 幻觉 与饮食相关的疗效反应(延迟、不足、疗效不来) 发音困难 “剂量不足”反应 惊恐 不规则多次“关” 焦虑 白天“关”期的肌张力障碍 抑郁 突然“关” 静坐不能 开期延迟出现 疼痛 逐渐疗效减退——轻度疗效减退、严重疗效减退伴开期缩短 感觉和行为的关期 症状波动 Fahn(2007) Bhidayasiri R, Truong DD. J Neurol Sci 2008;266(1-2):204-215. 异动症临界点 有效临界点 早期剂末现象 引起患者注意和诉述的下列症状波动机率 思维迟纯和缓慢、全身不适、肌肉缓慢地“抽痉”、从椅中起立困难 最后4个症状者100%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