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黄埭中学高一历史考能提升训练6.docVIP

江苏省黄埭中学高一历史考能提升训练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黄埭中学高一历史考能提升训练6

江苏省黄埭中学高一历史考能提升训练6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 1.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面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2.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4.19 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 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5.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下图:据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 A.商业专卖 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 D.实业救国 6.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该规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此奏折应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快导致清政府出台该政策 D.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7.某同学在苏州山塘街上一家收藏店里看到一幅商店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甲午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国民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8.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货币大量增发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9.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 8万元上升至1108. 8万元。据此可推断( )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11. 某时期有位记者曾写道:“今天的上海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整个市场的每个角落……各大城市出现了‘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的局面。”“某个时期”是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 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之时,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声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怪景。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李烛尘不懂经营 答案(6)ABCCC ABBBC DA 2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