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等多种蔬菜,还有活的鸡、猪、鲜蘑菇,以及附着在这些蔬菜、鸡、猪等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丈量
A.①→②→③→④ B.①→⑤→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 标记后放生 43 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 其中6只标记 36 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5.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λ值的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7、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8、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电灯,这样做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特性 D.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10.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竟争关系,N1为竟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12.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谁被称为地球开拓者( )
A地衣 B苔藓 C草本植物 D 木本植物
13.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A.①②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