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引言 1
1.1中孔材料的分类及生成机理[2-5] 1
1.2中孔氧化硅 1
1.2.1:液晶模板机理 2
1.2.2:棒状自组装模型[7] 2
1.2.3:电荷匹配机理[8] 2
1.2.4:层状折皱模型[9] 3
1.3金属离子改性以及在催化与吸附方面的研究[10] 3
2 试验部分 4
2.1中孔材料的合成 4
2.2 XRD物相分析 4
2.3 BET吸附实验 4
2.4 TPR实验 5
3 结果与讨论 5
3.1纯氧化铝中孔材料(MA)XRD物相分析 5
3.1.1合成pH值对纯氧化铝中孔材料(MA)物相的影响 6
3.1.2老化时间对纯氧化铝中孔材料(MA)物相的影响 7
3.1.3纯氧化铝中孔材料(MA)BET吸附实验 8
3.2 掺杂Cu,Zn 中孔材料MCZA的合成与表征 11
3.2.1掺杂Cu,Zn 中孔材料MCZA物相分析 11
3.2.2 MCZA系列中孔材料N2吸附实验 12
3.3 掺杂Cu,Mn 中孔材料MCMA的合成与表征 14
3.3.1常温下合成的中孔材料MCMA物相分析 14
3.3.2中温下合成的中孔材料MCMA物相分析 15
3.3.3氨络合法合成中孔材料MCMA物相分析 16
3.3.4氨络合法制备的MCMA系列中孔材料TPR实验 18
4.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引言
中孔材料(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在2.0—50.0nm之间,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择形催化反应一般都是在孔径为0.5—0.6nm的分子筛上进行的。对于大分子反应,小孔径的分子筛难以发挥作用,开发一种较大孔径的新型材料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在工业生产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92年美国Mobil公司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中孔结构的氧化硅和硅铝酸盐[1]。由于中孔材料在电致变色、固体电极元件、催化剂、吸附剂、生物分离等方面的潜在用途[2],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自此以后各国科学家在中孔材料的合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多种合成技术并制备出了多种多样的中孔材料,并在其应用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1.1中孔材料的分类及生成机理[2-5]
中孔材料按其合成时所用模板剂的不同(因而合成机理不同)可以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① M41系列,包括六方形MCM-41\立方形MCM-48以及层状MCM-50。一般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合成中孔材料。一般认为此类中孔材料是通过静电吸引力作用而成,包括S+I-、S-I+、S-M+I-和S+X-I-等机理;② 二是用伯胺或聚乙烯醇作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通过氢键的自组装而成的中孔材料,如HMS和MUS其生成机理属于S0I0类型。该类中孔材料的特点是孔径单一、孔壁厚、热稳定性好;③第三类是用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三段共聚物作为模板剂在酸性条件下合成的中孔材料,例如SBA-15。其特点是有序性好,孔径大(高达50nm)并且孔壁厚(通常在3-9nm),因而其热稳定性好。该类中孔材料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模板剂容易除去。各类中孔材料基本上都是在水相中合成的。
1.2中孔氧化硅
中孔氧化硅是最早人工合成的中孔材料,最初是美国Mobil公司的研究人员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作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合成的,其代表性产品有MCM-41、MCM-48、MCM-50[1]。到目前为止,各国科学家对M41系中孔材料的合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如影响中孔氧化硅合成的原料、合成条件、模板剂种类、合成机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目前纯的氧化硅中孔材料的耐热温度可达800度以上,水热稳定性低于600度,尽管中孔氧化硅的合成工艺比较成熟,结构稳定,但由于其惰性,在催化中应用受到限制。
1.2.1:液晶模板机理
这是由MCM-41材料的发明者首先提出的机理 [6],在此模型中,他们认为具有双亲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形成棒状胶束,并规则形成所谓的“液晶”结构,其憎水基向里,带有电的亲水基头部伸向水中。当硅源物质加入后,通过静电作用,硅酸根离子可以和表面活性剂离子结合,并附着在有机表面活性剂胶束的表面,形成在有机物圆柱体表面的无机膜,二者在溶液中同时沉淀下来,产物经过水洗、干燥、煅烧,除去有机物质,只留下骨架状的规则排列的硅酸盐网络,从而形成了中孔MCM-41材料,其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1.2.2:棒状自组装模型[7]
chen et al.研究了表面活 性剂浓度大于棒状胶束形成的临界浓度时所合成的MCM-41材料,并对液晶模板机理的途径提出了怀疑,认为液晶的形成应起源于硅酸根离子。模板假定自由随机排列的棒状胶团首先形成,并与硅酸根离子结合而附着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第二十二章 混沌动的力学.ppt
- 35 SMW工法桩在软土地基施工的应用和质量控制.doc
- 91-02遗传试题(硕).doc
- 099系统解决问题方法--明阳天下拓展.ppt
- 2005年手机的应用.doc
- 2007用-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3.1.ppt
- 2010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
- 2011 年 社会实践实践报告论文.doc
- 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学习方略课件:5.1 生态系统结构(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1年苏州中考英语试卷的分析与研究.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90后婚礼邀请函 婚礼邀请函制作软件.doc VIP
- 2025年初中升高中英语衔接测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5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可编辑课件).pptx VIP
- 起重机地面操作安全培训.pptx
- 《造纸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pdf VIP
- XX市XX医院无痛医院建设方案55.docx VIP
- 水源井及配套设施项目(含地下水专项评价)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doc VIP
- 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一二单元检测.pdf VIP
- 16bj7-1楼梯平台栏杆及扶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