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同步练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同步练习题

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同步练习题 ?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A.陕、甘、宁、青、新 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D.内蒙古、新、宁、青 解析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答案 C 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西北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答案 D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4.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的。人为原因是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3.A 4.B 5.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②海拔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 受水分条件制约,西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土地生产力从东向西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的措施应从保护和改善草原土地生产力入手,规定合理载畜量、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或是大力建设现代化的人工草场。 答案 5.C 6.D 7.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解析 内蒙古草原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场景观到“老鼠跑过露脊梁”的现象,说明了其草场的严重退化。 答案 A 8.万里长城是()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③秦汉以来,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是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地理学上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长城是我国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是秦汉以来,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分界线。 答案 B 9.2001年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化阶段,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解析 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面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10~11题。 10.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 11.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 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形成以水源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常见地区是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 答案 10.A 11.C 12.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

文档评论(0)

yasou5111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