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开化
生态开化
一、开化的总体介绍。
二、开化用五个一来描述:一片青山绿水,一硅飞向蓝天,一茶飘香四海,一刀雕出乾坤,一举享誉世界。
三、开化钱江源的环境。
四、开化为保护环境做出的措施。
五、对开化的总结。
研究时间:2012年2月1日星期三开化是个的城市,处处体现着自然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开化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景色迷人,古迹众多,风情独特。开化人民形象地用“五个一”来描述家乡:
一片青山绿水——开化县域版图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80.4%,是天然 “氧吧”。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水标准。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开化境内大气、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列全国前10名,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在全国2348个县中名列第16位。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山地保护区之一,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也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生态县。包含着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一硅飞向蓝天——开化是浙江省硅产业基地,生产的空间用太阳能级硅单晶片广泛应用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航天航空领域。一茶飘香四海——“开化龙顶”名茶自明代就被列入贡品,产品批量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了原产地理标志和国家证明商标,蝉联历次“浙江十大名茶”。被命名为“中国龙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浙江省茶叶十强县。境内山高林茂,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之称,野丰美,林木葱茏,空气清,自然环境没有污染。其中孕育的开化龙顶茶具有特殊的香型开化县年平均气温16.3℃,降水量居浙江省第二;雨量充沛,总云量位居浙江省第二;云雾是浙江省最多的,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因此开化龙顶茶有非同寻常的自然品质。用开化的水泡开化龙顶茶,味道非常好。好茶是要好水泡的,用大城市的自来水泡茶,好茶叶都泡不出好味道。开化龙顶茶具有香高味醇、久冲耐泡的特点具有外形紧挺直秀,银绿披毫,内质香高持久,鲜醇甘爽,杏绿清澈,匀齐成朵的独特风格,更具有干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特征,是形美质优的绿色佳茗。是山林的精灵,大自然的馈赠。不仅仅有饮用价值,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绵延不断的大山森林,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驱之不散的高山云雾,共同孕育了“开化龙顶”。无任何污染,水质清纯甘洌。一刀雕出乾坤——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根雕大师和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高的根雕企业。在亲近和谐与自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恢宏大气的根雕巨作,如一颗绿色明珠,在钱塘江源头冉冉升起,被誉为天下奇园。一举享誉世界——蝉联奥运会举重冠军第一人占旭刚的家乡,是浙江省青少年举重训练基地、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晶莹壮丽他那挺拔的脊梁撑起这片可爱的山河 钱江源是清纯的少女,百米瀑布是她秀美的长发,奔腾的溪水是她欢快的舞步。她装扮了源头春夏秋冬如画的美景峰峦叠嶂、谷狭坡陡、岩崖嶙峋、飞泉瀑布、潺潺溪流、云雾变幻、古木参天、山高林茂、珍禽异兽,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是一个以山青、水秀、林茂瀑美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是对钱江源总的概括?
开化县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全县上下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共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从生态立县,到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县建设等,始终将生态公益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始终。县政府成立了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县林业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环保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近年来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公益林建设汇报。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用于公益林建设,在确保上级各项公益林建设资金配套的同时,每年还要安排资金用于公益林造林、封育、退耕还林等。县人大、政协多次组织视察、调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届人士对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生态保护关切之情空前高涨。二是完成了全县生态公益林总体布局。经过2001年区划界定和2003年的完善,全县界定为生态公益林面积万亩,一个“两点二环三线”组成的公益林框架构筑完成。在区划界定范围内,被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范围面积为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0%。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为万亩,事权等级均为国家级。钱塘江源头及干流两侧、主要公路两侧、生态脆弱地带、保护区、保护小区都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范围。 三是巩固了一支基层护林队伍。2001年列为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以来,按照“五个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