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   馆陶县魏僧寨镇已成为全国有名微型轴承生产基地,微型轴承的产量占全国90%以上,而国内使用的60%左右的微型轴承都处于此地。   “村里又要修桥了,乡亲们自己出的两千五百万。我们修桥,不用摊派。”馆陶县魏僧寨镇前符渡村村支书刘子明言语中透着骄傲。刘子明伸手指向这座桥,感慨道:“这桥也跟不上趟了。”这就是几年前大家伙集资200多万修的桥,两米宽,只能过一辆车。得等着一辆车过完才能过。   “我们马上修总投资5000万元的双车道大桥,我们村和山东的一家出一半,都是大家自发的。明年就通车,到时候,我们镇的发展就又不一样了,我们要像建城市似的建我们的小城镇,经贸、服务、路桥、还要结合新民居,把一系列配套设施全部备齐。再发展几年,我们镇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微型轴承生产基地。”王治军满含希望憧憬着未来。   笔者越发好奇了,众所周知,馆陶———典型的农业县,远离主城区,没有资源,经济实力在东部十县里排名都不靠前。群众咋会这么有钱?   第一个万元户   这故事得从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说起。   魏僧寨镇地处馆陶县最北部,紧邻邢台、山东。而前符渡村与全国最大的轴承流通市场———临清市烟店镇只有一河之隔。   1987年,有着商业头脑的刘子明买来了全村第一台电机,还买来了轴承的半成品———铁管切好的铁圈,他的工作是打出铁圈的内道。他手拿着铁圈用电机磨,觉得磨得差不多了就往标准的模具里塞,啥时候塞进去了,这就算好了。这样一天一人做100来个。这样,刘子明成了全村生产轴承的第一人。   刘子明就摇着小船,扛着一个布袋去卫河的那一边烟店镇去做买卖。   一年后,刘子明赚了两万元钱,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   前符渡村沸腾了。   在那个年代即使在市里挣工资的一个月也就40多块,可以想象“万元户”是什么概念了。于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如法炮制做起了轴承。大家采取了最原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男人做轴承,女人收钱。原本平静的卫河,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喧嚣起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不知谁弄来了两条铁链子,中间架上木板,人们就可以不必划船去市场。村里的老老少少扛着麻袋,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步行,往烟店镇的市场里赶。   2002年,经村民选举,刘子明当上了前符渡村的村支书。就在这一年,村民自发出资200多万在卫河上建了一座大桥。   “这个不用摊派,一听说,大家都响应的不行。”刘子明说。桥一通,大家别提多高兴了,这时候许多家都买了车,来回运货。   而刘子明所在的前符渡村成了魏僧寨镇的第一个轴承专业村。   小轴承大产业   “现在,我们的轴承不仅有园区,还有品牌。”魏僧寨镇书记王治军告诉笔者。   在他的引导下,笔者来到了位于明珠轴承工业园的恒星轴承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也就七八个工人,全部都是数字化设备。而自动化的生产将一套小小的轴承分成四十多道工序。短短几秒钟,几十个轴承就完成了内圈沟道的工序,再也不用像二十年前刘子明那样一点一点手工打磨了。做这道工序的工人柴文东告诉笔者,一个小时能做四五百套。他一个月挣1800元,厂子还管饭,他很满意。   这家企业的老板刘洪江拿起一个一毛钱硬币大小的轴承,告诉笔者,“这就是微型低速轴承。一个轴承两毛钱,每个有个7%左右的利润。一天生产几十万套轴承,生产多少就卖多少,不存货。光去年就卖了13亿套轴承。我们已经注册了品牌了,就是恒星”。   2007年,刘洪江多了一个身份,县轴承协会的秘书长。   刘洪江坦言,刚开始,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规模小、产量小、质量参差不齐,有一段时间还出现了恶性竞争。   针对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明确将魏僧寨镇的轴承产业列入全县“一城两园三带”的整体规划,武馆公路轴承产业带就是“三带”中的一带。而在实际操作中,魏僧寨镇政府确立了“发展小轴承、打造小城镇”的发展思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推动轴承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   刘洪江介绍,2007年,政府让我们办起了轴承协会、成立了园区,随后又带着大家一起去南方去学习,采取引进外商投资建厂,我们生产的方式,建立了统一的厂房、换成了数字化设备,使轴承产业向规模化、技术化发展。   现在,园区里像他这样的企业有18家,注册了品牌的有十多家。刘洪江感慨,轴承能做大,真得感谢政府。   打造全国第一   现在的前符渡村,可谓家家开店、户户经商。全村400多户,就有200多辆车,几乎每两户就有一辆车。魏僧寨镇镇长王庆东指着刘子明的车戏言,村支书的车比镇长的车都好呢!

文档评论(0)

feng1964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