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其他原辅材料
第四讲 其他原辅材料
一.甜味料(剂)
甜味是人们普遍接受并最感兴趣的味道,凡是能产生甜味的物质统称为甜味剂。
1.甜味剂的作用及分类
1.1作用
1)提供甜味、调节口感;
2)赋予饮料一定的触感---浓厚。
2.分类
2.1商品食糖
包括白砂糖、绵白糖(水分及还原糖比例多一些)、冰糖(蔗糖的再加工制品)。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称为蔗糖的转化。就口感而言,10%浓度时蔗糖的甜度最为合适。
2.2葡萄糖
2.3果葡糖浆
2.4其他液体糖:饴糖、蜂蜜等。
2.5其他甜味剂
A.功能性甜味剂
1)糖醇类
糖醇较蔗糖耐热性好,不会引起龋齿,代谢时不需胰岛素,溶解时吸热,有清凉感。常见的有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肌醇等。
2)糖苷类
甜菊苷—利用甜叶菊提取的甜味剂,甜度高,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发热量低适宜于糖尿病人使用。
索马啶—从竹芋科植物果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甜度为蔗糖的3000-5000倍,对热稳定,可对咸味、酸味、涩味、苦味和其他不愉快气味进行掩盖。
B.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具有甜度高、用量少、热量低的特点被广泛使用。
1)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或糖蜜素)
2 天冬酰笨丙氨酸甲酯(甜味素或蛋白糖)(APM)
3)AK糖
多种甜味剂性能比较
名称 物理状态 甜度 以蔗糖为1 使用量????其它特性
糖精钠 片状结晶或粉末? 300-500 0.15g/kg 稍有苦味
甜蜜素 结晶粉末 30-50 0.65g/kg 有掩盖苦味的能力
帕拉金糖 结晶 45%-65% 耐酸、耐热性强 异麦芽酮糖醇
甜味素 结晶粉末 100-200 似蔗糖甜味、高温、酸性不稳定 阿斯巴甜 麦芽糖醇 液 75%-95% 不起美拉德褐变反应、保香保湿、低热量
木糖醇 结晶粉末 1-1.4 清凉甜味、不起美拉德褐变反应、热稳定性好
甜菊糖甙 结晶粉末 200-300 有清凉甜味、较稳定,浓度高时略有苦味
阿力甜 结晶粉末 2000 0.1g/kg 风味与蔗糖接近、无后苦味、稳定性好
三氯蔗糖 结晶粉末 600 0.25g/kg??? 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
AK糖 结晶粉末 200 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
二.酸味剂
酸味剂是软饮料生产中用量仅次于甜味剂的一种重要原料。通过酸味的调节,可得到口味适宜的饮料产品。
经常使用的酸味剂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复配。
种类 酸感强度 特性 用途 柠檬酸 100 圆润爽滑的酸味 柑橘类 酒石酸 120-130 稍有收敛味 葡萄 苹果酸 120 略带刺激性收敛味 苹果、沙棘 富马酸 180 酸味独特 酒类用 乳酸 120 味质有涩、软的收敛味 乳酸菌发酵制品用 磷酸 酸味独特 可乐专用 三.香精和香料
1.香精、香料的概念、分类
1.1概念:
香料—一切能发香的物质;
香精---使用人工或天然香料,经过调香,并加入稀释剂等配制而成的多成分混合体。
1.2香料分类:
天然香料—动物性香料(麝香);植物性香料(植物的花、根、果、页、茎等)。
人造香料—单一原料的单离香料;合成香料;混合香料。
1.3天然香料芳香物质的提取方法
1)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鲜花类、菜类、叶类的提取。
2)萃取法:油脂浸出法、溶剂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
3)磨榨法:主要用于柑橘类,冷磨法、冷榨法。
2.香和味
香的感觉—嗅觉器官---闻—鼻
味的感觉—味觉器官---品嚐—舌
1)主要味觉
甜味—舌尖; 酸味—舌的边缘;
咸味—舌尖附近的边缘; 苦味—舌的根部。
2)次要味觉
涩、鲜、辣、凉、金属味。
3)辨香需知及香气表达
用闻香条,在安静的、通风良好的、温暖的环境中进行,不得穿戴有香味的服饰。
表达方式:香气典型、协调、柔和、圆润。
3.食用香精
香精是食品尤其是饮料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
1)分类
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香精;粉末香精。
2)作用
辅助作用—原有香气不足,需补充。
稳定作用—天然产品,季节不同,香气不一,补充到同一水平。
补充作用—原有香气损失,需补充。
娇味作用—本身风味欠佳,通过加香娇味。
赋香作用—无香味,需赋香。
替代作用—天然产品香味来源有困难,需替代。
3)加香注意事项
用量、均匀性、温度(小于50度)
四.色素
1.合成色素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六种。
不同色素性能对比
名称 物理状态 使用量 % 其它特性
苋菜红 粉末或颗粒 0.05g/kg 耐光、耐热性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
胭脂江 粉末或颗粒 0.05g/kg 耐光、耐热性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
赤鲜红 粉末或颗粒 0.05g/kg 耐热、耐还原性好, 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