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1.(安徽)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示意图如下 ,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2.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3.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 A B C D 4.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A. 金刚石 B. 活性炭 C. 炭黑 D. 石墨 5.(厦门)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厦门大学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 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熔点高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7.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 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8.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9.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H2O CO+H2,在这个反应里,碳是 A.干燥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催化剂 10.当CuO中混有少量碳粉时,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提纯?( )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加足量水搅拌过滤 D.用筛子将碳粉筛去 1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 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2.在一定温度下,1cm3活性炭所能吸附某些常见气体的体积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有关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容易被吸附 C.化合物的气体比单质的气体更容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容易被吸附 二、填空题 13.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
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该物质的什么性质? (1)石墨用于电池的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可以去除房间内的异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墨常用于制造铅笔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炭生火____________。 (6)活性炭用于制糖业脱去红糖颜色制白糖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5.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又可生成CO。那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是CO还是CO2?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D 7.C 8.D 9.C 10.B 11.A 12.B 13. (1)CO2 (2)+2 (3)C+2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1课稿.doc
-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探究.ppt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探究.ppt
- 结构力学设计课稿.doc
- 结构力学章节已整理版课稿.doc
- 结构设计的经济性措施课稿.doc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探究.ppt
-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进展课稿.doc
- 结构选型在高层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课稿.doc
- 结晶器液压振动监控系统操作说明课稿.doc
- 中国皓英砂矿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pptx
- 2025年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中国电弧炉 (EAF) 和组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2025年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中国环保服务网-合成氨、尿素、三聚氰氨生产建设项目环评书.pptx
- 中国特种锆英石砖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pptx
- 中国用于铸造的锆石涂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中国塑木建筑模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市场前景分析.docx
- 有机物的分类方法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