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答案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横山中学2018届 历史 科必修 二 导学案(12) 1 课时 课题: 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班级 姓名 时间 主备课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①开始:,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报: ①有线电报:1877年,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沟通了各大城市与边疆之间的联系。 ②无线电报: 1906年创设。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究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特点。 马和平 杜致远 贺梅 高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认识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重点:交通、通信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1.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原因。 2.交通、通信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自学要求: 1.学生先预习本课时教材内容, 2.按照目标和重难点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3.在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导学案,小组长及时检查学习情况。 自主学习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一)趋势: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二)表现 1.陆路: ⑴ ______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又称_______,_________传入中国。_______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国有______之称 (3)改革开放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新的代步工具。 (4)___________,随着收回铁路权利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5)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6)1906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_______建成。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1969,______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列。 2、水运 (1)出现: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 (2)诞生:__________,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也获得较快发展。 (4)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3、航空 (1)诞生: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_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进步:到 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3)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也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一).邮政通信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亦称“置邮”,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 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民众揭帖 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家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材料三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清政府面对新式交通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看法? (3)据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 探究四: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近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

文档评论(0)

159****00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