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高分子助剂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细化学品化学 第9章 高分子助剂 (Polymer additives) 高分子树脂 高分子助剂概述 定义:指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过程中能促进产品生成、改善加工工艺或增进产品品质并构成产品组分的辅助化学品。 按功能分类: 抗老化作用的稳定化助剂: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霉剂 改善机械性能的助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填充剂、偶联剂 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润滑剂和脱膜剂 柔软化和轻质化的助剂:增塑剂和发泡剂 改进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抗静电剂、防雾滴剂、着色剂 阻燃添加剂:阻燃剂、抑烟剂 本章内容 9. 1 高聚物合成用助剂 9. 2增塑剂和增韧剂 9. 3增强剂和偶联剂 9. 4阻燃剂 9. 5抗氧化剂 9. 6热稳定剂 9. 7光稳定剂 9. 8交联用助剂 9. 9抗静电剂 9. 10其他助剂 9. 11合成助剂的发展趋势 9. 1 高聚物合成用助剂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一、聚合反应定义 二、聚合反应分类 三、聚合方法 9.1.2高聚物合成用助剂简介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一、聚合反应定义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二、聚合反应分类 1.按单体和聚合物在反应前后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分类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单体通过相互加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rization):带有多个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通过有机化学中各种缩合反应消去某些小分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聚反应。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二、聚合反应分类 2、按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类 (1)链式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2)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二、聚合反应分类 2、按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类 (1)链式聚合:特点 链式聚合需先形成活性中心。聚合反应中存在着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高分子形成的时间很短,其分子量不随转换率的提高而变化。 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始终由单体、高相对分子质量和微量引发剂组成,没有相对分子质量递增的中间产物。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链式聚合。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二、聚合反应分类 2、按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类 (1)链式聚合:类型 链式聚合按活性中心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等。 具有供电子基的乙烯基单体,双键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聚合。 具有吸电子基团的乙烯基单体,则容易进行阴离子聚合。 带有弱吸电子基的乙烯基单体,适于自由基聚合。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二、聚合反应分类 2、按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类 (2)逐步聚合:特点 逐步聚合没有活性中心,它是通过一系列单体上所带的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间的反应逐步实现的。 反应过程中,体系由相对分子质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所组成。 形成一个高分子的反应往往需要数小时。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 9.1.1高聚物合成基本知识 --聚合方法 9.1.2 高聚物合成用助剂 一、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 二、自由基聚合用分散剂与乳化剂 三、自由基聚合的阻聚剂 四、分子量调节剂 五、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六、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一、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Initiator) 引发剂:分子结构中有弱键,能够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引发剂用量很少,一般为单体质量的千分之几。 主要类别: 1、偶氮类引发剂 2、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有机和无机 3、氧化-还原体系 1、偶氮类引发剂 特点:只形成一种自由基,没有副反应; 分解产生氮气; 常用的为油溶性引发剂,常用于本体、悬浮、溶液聚合,可引入亲水基团如磺酸基使其溶于水; 有一定的毒性。 2、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有机 代表物: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解温度103-106度 2、过氧类引发剂:无机 代表物: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 3、氧化-还原体系 氧化还原体系是通过电子转移产生自由基来引发单体聚合,反应活化能低(40-60kJ/mol),十分适合低温进行的反应。 注意:还原剂的用量一般要少与所用氧化剂的用量,否则会使自由基失去活性。 分类: 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 油溶性氧化-还原体系 3、氧化-还原体系 (1)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 氧化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氢过氧化物 还原剂:Fe2+/Cu+/NaHSO3/Na2S2O3/醇/胺/草酸 3、氧化-还原体系 (2)油溶性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烷基 还原剂:叔胺,环烷酸盐,硫,有机金属化合物 4、引发剂的选择 溶解性 活性 其他因素:如副反应、毒性 二、自由基聚合用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