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季造林技术.doc
秋季造林技术 摘要 从合理整地、造林时机与树种选择、苗木准备与处理、合理造林 、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季造林技术,以期突破传统的营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秋季;造林技术;合理整地;树种选择;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85-01 秋季造林即造林季节选择为秋季土壤尚未上冻之前,按照树种的生态要求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即遵循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不仅要确定合适的造林季节,而且应当考虑到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同时满足不同栽植形式的要求,如播种、扦插等不同方式造林,其立地条件十分有利于种子发芽、不定根形成等。 秋季造林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一是改善小气候。整地后,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渗透性增强,含水量增加,水分与空气比例协调。二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有利于蓄水保墒。三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整地后加快土壤的风化过程,促进可溶性盐类释放,加快腐殖质及生物残体的分解,增加养分供应;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通过认真细致地整地,便于栽植、抚育管理,可为提高造林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一方面,整地后由于立地条件的改善,栽植的苗木可以迅速发出新根,易于成活;另一方面,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等植被及石块、采伐剩余物,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受到的机械阻力减小,因而主根扎得深,侧根分布广,林木生长快。 近几年,随着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造林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秋季造林规模逐年增加。由于秋季造林是利用秋末冬初,气温逐渐降低,树木生长缓慢的有利时机开展的营林方式,因而具有适宜时限较长的优点,便于安排生产。 1 合理整地 人工造林的重要环节是整地,整地的质量与造林的成效密切相关,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应当尽量减少土面的破坏[1-2]。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采用任何一种方式整地,应当事先进行规划与设计,并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山坡下部及15°以下的地段,采用反坡梯田整地。规格:反坡坡度为3~15°,埂外坡、内坡约60°,平面整地适宜于地势平坦的商品林地,土壤比较瘠薄、板结的地块,便于实行林农间作的地块可实行全面整地。全面整地面积不能过大,坡度不得超过10°。针叶树造林整地应达到一定深度,阔叶树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整地深度应适当加深。山坡中部及15~25 cm的坡地,采用水平阶或者鱼鳞坑的方式整地,采用水平阶整地规格为阶面宽痕为50~150 cm,阶长不定,阶间距150~200 cm,深30~80 cm不等,有埂或无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干旱地,地形破碎的地方,坡度大于25°,或者植被茂密、水分充足、易发生冻害的造林地,采用鱼鳞坑、穴状整地,规格为穴径30~50 cm,深20~40 cm,坑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时坑内侧有蓄水池与坑两角的引水沟相通,外缘有土埂,半环形,高20~25 cm。 2 造林时机与树种选择 选择适当的造林时机相当重要,如果是当年造林,整地宜选择在雨季或春季前。秋季造林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冻结前进行(树枝萌冻之前),循化县黄河沿岸地区可在11月5―15日前进行。秋季裸根苗造林时,若选择阴雨天前进行,栽后逢连阴雨,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造林树种[3-4]。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当注重苗木的选择,根据具体立地条件选苗,以生长健壮、品种优良、抗病虫害、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的一、二级良种苗木为佳。秋季造林树种最好以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如杨树、山杏、沙棘、槐树、花椒、榆树、沙枣等,做到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其中,沙棘成活率高,而且造林成本低,目前被广泛推广种植。 3 苗木准备与处理 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处理,将受损伤或者发育不良的根系剪掉,然后利用500 mg/kg的ABT 3号生根粉溶液或者0.5%高分子吸水剂浸根,对于榆树、花椒、沙枣、杨树、山杏、沙棘、槐树等萌芽力强的阔叶树种,可以剪掉地上部分,留茬3~5 cm即可。对于截干处理的阔叶树小苗及油松、侧柏等针叶树小苗,可采取培土到苗顶的管理措施,以达到防寒和防止野兔啃食的目的,待翌年春季再及时扒开。 4 合理造林 4.1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应根据防护效果决定,一般水土保持林要求短期内掩盖林地,因此造林密度以大为好。山杏、槐树树种造林一般选择在山坡中上部,周边荒山造林时,实行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3 300~4 800株/hm2;杨树、榆树一般采用水平阶或梯田造林,密度可掌握在3 300株/hm2。 4.2 栽植深度 一般要求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印2~3 cm,栽植过浅,根系外裸或处于较干旱的表土层,苗木容易受旱死亡;栽植过深,影响根系呼吸,妨碍地上部分同化器官的生理活动。深栽较好,使根系接近下部湿润土层。确定栽植的适宜深度,关键是根据树种、气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