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来破解IBM转型迷局?.doc
谁来破解IBM转型迷局?
IBM,20年来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随着它连续10个季度没有达到华尔街的预期,硬件、软件、服务三大主营业务相继出现缩水,所有人都意识到IBM又将面临转型,但将转向何方?20年前,郭士纳曾经引领IBM向高价值服务转型,从而挽救了濒临解体的IBM,但在新的时代谁来破解IBM的转型迷局?
不可否认,作为IT风向标,IBM曾经是无数企业效仿的对象,它提出的每一个理念似乎都能引领下一个市场热点。但正因为如此,IBM的转型之道也同样没有前例可资借鉴。也就是说,真的很不幸,IBM只能靠自己。而这一重任就落到了IBM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性董事长、总裁兼CEO罗睿兰的肩上,和她一同面对这一方面的还有IBM全球40万员工。
“每一代IBM人都有机会和责任去重塑我们的企业,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罗睿兰已经向全体IBM员工发出了深情召唤。也许你正在为罗睿兰捏着一把汗,但在她看来这一重任既是责任更是机会。
那么,IBM要如何转型?
大胆地放弃
就在10月底IBM新一季财报出台之际,罗睿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果断放弃前任彭明盛在2010年制定的五年财务规划――到2015年IBM每股收益达到20美元(预估今年每股收益18美元)。为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而站在风口浪尖的绝对是IBM。它因为曾经的端到端方案和服务能力,而首当其冲在各个领域都直面新的挑战。端到端曾经让IBM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但这个巨变时代的本质就是长尾效应改变游戏规则。
而IBM擅长的是典型的精英式高价值服务,毕竟它支撑着全球90%的银行、80%的航空公司、70%的企业数据。尤其在颠覆传统IT商业模式的云计算趋势下,长尾不再代表低价值,而是新的商业机会,也就是说“逆袭”已经成为这个巨变时代的常态。云计算来了,企业正在减少直接购买产品的预算,它们更看重的是业务的能力和实施的结果;大数据到了,企业仍旧关注数据的分析,但是也在乎更为广泛的客户数据来源;移动和社交同样袭来,B2B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新的需求,B2C2B的商业模式倒逼IBM去了解“客户的客户”。从大数据角度看,“客户的客户”未来也许不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还可能是物联网时代各式各样的设备。
可见,长尾效应也是 “围墙垮塌”的始作俑者,它让井水不犯河水的不同市场因为数据而融合,你看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之间的隔墙已经被推倒;它让原本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在新的领域展开竞争,零售商亚马逊抢占云计算先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它还让原本毫不相关的企业展开新的合作,比如近日IBM和苹果的“云+端”合作就备受关注。
就是这样一个混沌的时代。
现在可以轻松得出结论:身处这个时代,IBM旧有的财务目标早已不合时宜。但真正能坦然面对投资者放弃这个目标却不可能轻松。作为一个在IBM工作超过30年的“深蓝”,罗睿兰经历过IBM历史上形形色色的转型和重塑,还曾经主导了IBM向服务转型的卡位之作――收购普华永道。她的勇气和魄力是有目共睹的:放弃曾经的财务目标,集中力量开始新的战略转型。
拥抱一个新世界
从今年IBM的系列巨变来看,罗睿兰的果敢加速了IBM的自我重塑: 20亿美元收购公有云企业Softlayer,12亿美元兴建全球40个云数据中心,10亿美元投资PaaS平台BlueMix研发,10亿美元组建新的沃森集团,23亿美元将x86服务器业务卖给联想,倒贴15亿美元将芯片制造业务卖给GobalFoundries,30亿美元投资新型芯片的研发……短短十几个月的时间,IBM内部就完成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重组,并在今年3月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CAMS(云、大数据、移动、社交),这被外界普遍看作是IBM的转型战略。
但对于罗睿兰来说,内部重塑还远远不够。因为与郭士纳时代不同的是,整个产业正在发生巨变。两种商业模式的对撞,需要IBM变革企业基因,这意味着罗睿兰还必须将IBM的命运与新的时代紧紧相连。
据悉,仅仅到任几个星期后,她就率领17名高级副总裁从IBM总部纽约飞赴创新的源泉――硅谷,这在IBM百年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她格外在乎这些创新型企业?或许她早已发现,正是它们专注于长尾市场,正是它们在“推倒围墙”。IBM的转型成败与它们息息相关,IBM只有顺应时代的巨变,快速渗透长尾市场,CAMS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在罗睿兰的积极推动下,苹果、微软、Twitter、腾讯、SAP……在今年下半年都相继与IBM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IBM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生态圈。
显然,从上百亿美元的内部重组到新型生态圈的建立,罗睿兰正在精心布局。如果说,承认五年财务目标无法实现是IBM破解转型迷局的第一步,那么,然后呢?
破解云中迷局
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