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doc

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   中图分类号:N04;Q5;Q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32-03   上海市的徐汇区岳阳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把道路两边的树木冲洗得愈加碧绿。笔者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拜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委员会主任祁国荣先生。在绿树掩映的院内,一座颇有年头的实验楼里,笔者见到了年近八十、身体硬朗的祁先生,他听到我们上楼的声音,走出办公室,笑着迎接我们。并不宽敞的小屋内,一壶刚刚泡好的茶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冰箱里还有可乐,随便喝。”祁先生长辈般的话语,使我们瞬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没想到采访居然是在如此温馨的家庭般气氛中徐徐展开。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长长的列表背后,都是祁先生数十年的辛勤工作成果。从1986年起,祁国荣先生就受聘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了与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长达30年的不解之缘。当时,祁先生担任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名词审定的具体工作。祁先生与委员会的同人一起收集词条、逐条筛选、严谨审定,于1991年出版《生物化学名词/生物物理学名词》,这也是我们国家重启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以来较早的一批成果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91年公布的那些生物化学名词已显得远远不够,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00年祁先生又主动请缨,向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提出申请,成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此可见祁先生对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热爱与执着。2001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祁先生担任主任,继续把自己的学识和精力奉献给名词事业。200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正式出版。 1995―2005年期间,祁先生连任三届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并于2005年在换届大会上介绍工作经验。随着时光流逝,虽然年事已高,但祁先生未曾停下名词事业的脚步,作为大陆方面的学科负责人,年已七十有余的他热情参与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讨论,《海峡两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于2010年出版。在30年悠长岁月中,祁先生为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名词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规范定名,要规范使用   谈起最初与名词工作的结缘,祁先生说:“我1955年大学毕业就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工作。年轻时曾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讲授课程,也很喜欢在讲台上的生涯。在授课过程中,逐渐感到名词的规范使用不可忽视。那时对名词就有了一些兴趣,但还没有开始做具体的工作。”   在正式接触名词工作后,祁先生更是深深觉得:“名词规范工作,审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推广使用审定公布的名词。”200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公布出版后,祁先生开始投入大量精力来进行这些规范名词的推广使用。除了名词审定工作,祁先生还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辞海》(第六版)、《大辞海――生命科学卷》《英汉生物学大词典》《生物学大词典》等诸多词典的编纂工作。祁先生跟我们谈道:“在编写这些词典的过程中,我都坚持使用审定公布过的规范名词。如果其他工作伙伴有不同见解,我会跟他们讨论,向他们解释使用规范名词的重要性,往往最终都能达成一致意见。”2009年,他发表《规范和统一使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一文,介绍审定工作概况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特点,呼吁生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在科研与写作过程中,使用已公布的专业名词。祁先生曾担任《生命的化学》期刊主编十余年之久,在担任主编期间,祁先生建议编辑部及相关学科编辑购买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和《细胞生物学名词》,帮助他们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形成使用规范专业名词的习惯。现在祁先生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主编职务,改为顾问一职,但仍然受聘在为期刊审读文章,为其中的专业名词把关。   名词审定是艰难的工作   谈起自己付诸辛苦数十年的名词工作,祁先生颇有感触:“名词审定工作做起来确实非常艰难,专家的意见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有时还相差甚远,要综合多方意见,定出一个规范的名称来,是很不容易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prion的审定过程,几经波折。prion被发现以后,中文名一度使用混乱,曾出现过朊病毒、朊蛋白、朊毒体、普里昂等十余种定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两度组织专家讨论,为之定名。我也于2007年和2008年两次撰文,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第一次撰稿中,祁先生对prion的中文定名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朊病毒比其他定名要合适。看到第一次讨论后并未形成定论,学界仍在为此定名困扰,祁先生再次撰文,建议在定名以外,可以选用较合适的定名为又称。祁先生说:“我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出,在没有大的分歧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