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doc
论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 [摘 要] 玉米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然而近几年来,玉米地下害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我省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虫害之一。由于我省去年初冬雨量小,秋翻地少,寄生虫源多,加之雪大,越冬虫头基数大,地下害虫的发生机率不断加大。 [关键词] 玉米 地下害虫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75-01 1 危害症状及形态特征 1.1 金针虫 金针虫俗称铁丝虫,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食性复杂,成虫为叩头虫,在地上只进行部分活动并且时间不长,在此期间食用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危害并不严重。但它的幼虫长期在土壤中生活,不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将种子胚乳食用使之不能发芽。若种子出苗,它则危害须根、主根,致使幼苗枯死,小则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大则可使全田毁种。大部分发黄、干叶的玉米苗土壤下层,根茎上层或根都有被虫咬的痕迹,挖出后,发现都是金针虫的损害,虫田率可达到75%,被害率达17%,最多的一株有2~3条金针虫在根茎部危害。在我省,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三种: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其中沟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1条纵沟;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褐纹金针虫体坚硬光滑有光泽,老幼虫体长13~20mm。 1.2 小地老虎(幼虫)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对玉米、豆类、蔬菜等植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主要导致作物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幼虫通常体长为37-47mm,初期孵化的幼虫为灰褐色,食用嫩叶后逐渐转变为绿色,入土后又变为灰褐色。老熟虫体形略微偏扁,长37-47mm,颜色为灰黑稍带些黄色,体表充满黑色圆形的小突起,是它幼虫的典型特征。臀板上有一对明显的深褐色皱纹,通常以此来区别其它几种地老虎。根据近几年实验得出的数据,虫田率为50%,被害率5%,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0.14只。 1.3 蛴螬 鞘翅目金龟子幼虫的总称就是蛴螬,俗名白土蚕,幼虫终生栖居在土壤中,食用刚刚播下的玉米种子、苗根及幼苗等,造成田间缺苗断垄。长成成虫后,主要玉米的花器,通过影响雌穗结实率而造成减产。蛴螬体形肥大并且弯曲为C型,大多数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颜色为褐色,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腹部稍显肿胀,体壁柔软多皱,体表毛发疏而细。危害农作物的蛴螬主要有大黑金龟子、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 1.4 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不完全变态,又名土狗子、地狗子。幼虫和成虫较为相似,均在土壤中咬食刚发芽的种子,同时也咬食幼根和嫩茎,把茎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使幼苗萎蔫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当蝼蛄在表层土壤进行活动时,不断来往穿行,致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导致幼苗失水干枯而死。蝼蛄体形为长圆形,颜色呈淡黄褐色或者暗褐色,表层密布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米,雄虫略小。口器和前足特别发达,基节大,圆形,腿节强大而略扁,胫节扁阔而坚硬,尖端有锐利的扁齿4枚,上面2个齿较大,且可活动,因而形成开掘足,适于挖掘洞穴隧道。 2 发生规律 2.1 金针虫 金针虫的生活周期较长,一般3~5年发生1代,幼虫或成虫通常在地下20~85厘米左右处越冬,不同地区和虫态各有所异。第二年5-6月份成虫出土活动,进行交尾产卵。第三年7-8月潜入地下9-10?M处作土室化蛹。土壤温度能影响金针虫在土中的垂直运动和为害时期,10厘米处土温达到6℃时金针虫就开始活动。金针虫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通常土壤墒情较好以及耕地多年不翻或者连续多年生长苜蓿的地块,可使金针虫的危害加重。 2.2 蛴螬 金龟子通常昼伏夜出,趋光性和假死性较强。东北大黑金龟子和黑皱金龟子在北方地区两年发生1代,成虫与幼虫均可在土壤中越冬。成虫越冬量大时,第二年春季虫害较轻。幼虫越冬量大时,翌年春季为害重。铜绿金龟于在东北、华北及华中地区均一年发生1代,其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大豆田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发生此种虫害较为严重。 2.3 蝼蛄 蝼蛄成虫、若虫在土中越冬,一般每窝一头,每年5-6月份春播后和苗期是它活动危害的旺盛时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成虫交尾产卵盛期,每头蝼蛄产100多粒卵。进入10月份后,随着土温下降,开始陆续潜入深处越冬。蝼蛄喜潮湿、低洼地,沿河两岸及渠道旁发生较重。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3 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3.1.1实行轮耕制度,避免连作制度;精耕细作,清除田间杂草,防治形成害虫幼虫早期食料来源及成虫的产卵场所;大面积春、秋耕时跟犁拾虫等;秋收后清除田间秸秆,减少侵染源;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上册专项提升训练- 写作(含答案).doc VIP
- 阀门、法兰、弯头、封头等保温计算公式.xls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MPV商务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计算方法与实习第5版 孙志忠 习题解析 东南大学.pdf VIP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pptx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