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docVIP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 语文学科中考评价组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发挥和完善初中学业考试的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使今后的学业考试能够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发展,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我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九个设区市语文学科初中学业考试试卷进行分析评价。 2008年福建省语文学科初中学业考试评价本着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旨在引导教学注重语文学科的母语特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注意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与教育功能。 语文学科初中学业考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省教育厅颁发的《福建省2008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命题过程管理 根据各地呈报的材料,九设区市语文命题人员情况如下: 设区市 人数 福州 厦门 宁德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命题 5 3 4 4 4 4 4 4 4 审题 1 5 1 1 1 3 1 注:三明市命题教师中有一名是高中教师。 各设区市都报送了语文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总的说来,2008年各市语文中考命题基本能够遵循《福建省2008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稳步改革,稳中求变,努力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各地语文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素质立意”,努力做到结构简约,题型平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从考试结果看,绝大部分地市语文试卷能够做到信度、效度比较合理,既有效检测学生初中毕业的语文水平,又为高中学校的综合考评与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试题内容、形式和考试结果分析 考试内容的主要优点和特点: 1.重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中都单列了“综合性学习”,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亮点”,凸显了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注重实践、综合的特性。今年各市的语文试卷中,厦门卷、莆田卷都单列了“综合性学习”题目,福州、漳州、宁德卷等则有涉及,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益探索,其导向作用是积极、有意的。可喜的是,今年的综合性学习的题目在去年探索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厦门卷、莆田卷综合性学习题目的设计基本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目的。 示例1.(厦门卷第13题) 探究性学习:(10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3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例如右图),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竹,爱它那 。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 A.B.C.D. 示例2.(莆田卷第三部分) 综合性学习(10分)   在这个泪湿衣襟的初夏,汶川的震波震碎了多少人的梦想。我们流泪,我们感动,我们更在行动……为了给灾区的孩子送去力量和希望,某学校开展了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下面是本次活动中展出的“5·12”地震后记者拍摄到的三张照片。请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照片反映的内容。(3分) (照片略,照片名:各届为灾区捐赠急需物资、医护人员安抚受伤的儿童、专家咨询团赴川) 答: (2)下面是学校宣传栏里登出的一则来自灾区的报道,请你读后写一句感言。(3分) 爱的姿势(节选)   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