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识教育:现代大学发展的路径选择.doc
通识教育:现代大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 要 在功利主义观念之下,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突出,通识教育弱化。世界教育史的实践表明,大学必须引入通识教育,使其与专业教育双峰并峙、协同发展,这才是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性思维的优化选择。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现代大学 知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01
General Education: The Pa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niversity
JIANG Xia
(College of Humanities,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Under the utilitarian philosoph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is prominent but general education is weakened.The worlds educa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university must introduce general education and make it coordinated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is is just an optimal selection with long-term perspective and strategic thinking.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rn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education
现代社会以自身的特质迥异于传统社会,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工业化、都市化、物质主义盛行、商品化大潮涌动,宗教衰落、世俗物质文化兴起,全球化浪潮高涨。在这些表象之下涌动的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尤其是工具理性的思维,反映在大学教育中,则是专业教育、实用教育、职业教育的地位突出。不可否认,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无论在现代化发轫期还是深化期,都具有不可抹杀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其“单向度”的发展最终将会违其初衷,损害现代化的进程。世界教育史的实践表明,大学教育必须引入通识教育,使其与专业教育双峰并峙、协同发展,这才是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性思维的优化选择。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General一词有“一般性的、普通的;全体的,总的;普遍的、广泛的;整体的、全面的”等含义,General Education又可译为一般教育、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简言之,General Education在高等教育阶段,是指所有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它涵盖的领域很广: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宽广的知识背景,授以学生人类文明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完整的人”、“健全的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也是相契合的。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自古典社会,在西方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的“七艺”,即七种自由艺术――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实用性的科目,如智者派着重传授的修辞学和辩证法(逻辑学),也包括锻炼学生智能、陶冶心灵的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这些非实用性的科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念,其目标是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它排斥任何实用目的。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即国学也有相通之处,中国国学以儒学为主,兼有道学、佛学、先秦诸子百家等。儒学在本质上是伦理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的德性追求。古典社会的文教理念强调的是博学与通才,这与传统社会未分化的社会结构是相适应的。虽然完全继承这种教育理念在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适当借用它的一些思路以纠现代教育之偏,也是必要且急迫的。因此,今天重审通识教育也就具有沟通古典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大学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通识教育则更重于精神价值。借用社会学者帕森斯关于“知性的复合体”、“道德――价值复合体”的概念,专业教育对应于“知性的复合体”,通识教育则侧重于“道德――价值复合体”。两者在大学教育实践上并不总是处于和谐状态,常常以专业教育掩盖了通识教育,或者以通识教育否定专业教育。当再次审视通识教育的概念时,甚至可以这样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