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败了的O2O的十大共同死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失败了的O2O的十大共同死因.doc

那些失败了的O2O的十大共同死因   互联网+、O2O、转型、融合、创业、融资、风投……当这一长串词蹦出来,当前经济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似乎要呼之欲出了。互联网吹来的革新风潮浸润了世界各地,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迹象愈加明显。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动荡中,大多数革新者都已默默死掉,很小一部分天之骄子能够经过血雨腥风的考验活得精彩。成功者的经验各有各的优秀,失败者的教训也各有各的意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至少还可以作为后来者继续前进的垫脚石。 在如今的创业大潮中,O2O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一些企业看来,甚至到了得O2O者生,失O2O者死的地步。O2O也因此被视若神明,对于试图转型的传统企业更是如此,生怕不追紧O2O,下一步就被新兴力量拍死在沙滩上。在摩肩接踵的改革大军中,有多少O2O企业成功了,有多少失败了?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听惯了成功者的慷慨激昂,也来缅怀失败者昙花一现的凋零吧!这同样是为了成功。 一、O2O不是万能钥匙,搞清楚自己要搞定什么才是关键 不知从何时起,O2O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传统企业转型思考它,互联网企业落地思考它,创业创新思考它,几乎无处不在。“互联网+”的提出让O2O更加火爆,很多人觉得“互联网+”不正和O2O“线上+线下”一脉相承吗?总理都为“互联网+”摇旗呐喊了,O2O瞬间高大上了。且不论“互联网+”是不是万能的,O2O绝对不是万能钥匙。可惜太多的企业盲目跟风O2O,不管三七二十一,先O了再说,指望套上O2O的外衣,摇身一变就成功了。 二、模式是什么鬼?O2O不是模式,没有人不是O2O 从O2O被提出开始,普遍被称为O2O模式。O2O真的是模式吗?或许称作概念更确切吧。O2O风靡可以说是这两三年的事,可是生活服务、招聘、团购等网站却早已出现。因此,O2O可以说是在一些既存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它本身并不适合被作为模式。退一步讲,就算把O2O作为模式,模式是什么?成功有模式吗?不拘一格才能降人才,按照既有模式照葫芦画瓢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你说的创新是什么?拿来主义最害人! 之所以说O2O不可作为企业追求的模式也正是如此。追求O2O有什么用?创新才是进步的根本,不要以为O2O就是进步,O2O只是提供了一个概念,一个大的框架。真正的创新是什么?是思想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理念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进步,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因此,不要以为O2O就是创新。更重要的是不要打着O2O的旗号,干着Copy的勾当,走别人走过的路,那是别人的成功。 四、拔高伪需求,不能面对现实 有很多O2O企业都信誓旦旦基于市场需求,敢问有多少是经得起考验的?餐饮和用车市场炒得那么火,成功了吗?实际的市场需求是怎样的?如果说在初期抢市场阶段砸钱还有情可原,国内的外卖、打车等已经被瓜分差不多了,市场格局也基本明晰了,怎么还得靠钱圈住用户?美其名曰增强用户粘性,真实情况恐怕会是:如果优惠和补贴取消或大幅下降,用户需求会骤减吧。这也造成了这些O2O企业持续砸钱的困境。自己拔高的伪需求,赔死钱也要维持。 五、找痛点是一个负词,误导了很多人 找准用户痛点几乎被很多O2O企业视为生死存亡的关键,做产品、做营销、改善体验等等都得戳中用户痛点,仿佛这才是企业精准触达用户的关键。果真如此吗?小米戳中用户痛点了吗?华为戳中用户痛点了吗?苹果戳中用户痛点了吗?恰恰相反,这些备受用户青睐的品牌找准了用户的舒适点。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产品、服务和体验,让用户感到舒适惬意,才是成功企业在做的事。找用户痛点不难,难的是让用户告别痛苦、在舒适中感受快乐!让用户体验时尚、品味美食、住得温馨、行得欢畅,成功则不远矣。 六、钱不是用来被烧的,得民心者才可得天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程度问题,企业初创期的正常合理投入不算烧钱,只有明显超出正常投入规模和周期的砸钱才纳入烧钱的范畴。那么问题来了,烧钱是不是O2O的必要条件?从短期来看,为了迅速扩张市场,烧钱是某些行业的普遍现象,只是长远来看,持久的烧钱并不可取,否则就成了无底洞,用户越来越娇惯,习惯了补贴优惠怎么能容忍失去?像极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为了留住用户,企业也不敢贸然停止烧钱,用户对补贴优惠依赖增强,对企业和产品却没有形成强烈的依赖,企业更不敢怠慢烧钱,恶性循环……这真是畸形发展! 用户粘性不应该靠烧钱刺激来产生和维系,而应该是主观的自然需求。正如上文所言,拔高需求或许是恶性烧钱的根源。就算看到了市场前景,也不要急着消费未来嘛!停不下来的烧钱,这代价有点儿昂贵。 七、O2O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画面…… O2O确实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不过,随着千军万马蜂拥而上,这风口显然已经超负荷了。在你争我抢的厮杀中,风口夹杂着奋战的鲜血,我们关注着飞起来的寥寥无几,却不曾注视掉下去的千千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