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伯哈德.ppt
爱伯哈德 目录 一、生平与著述 二、法国大革命批判 三、与康德的争论 一、生平与著述 爱伯哈德,1739年8月31日出生Halberstadt 。1756-59年,在哈雷大学学习神学、哲学和文献学。曾担任传教士,是一位神学家。爱伯哈德最初是做家庭教师。后于1763年从Halberstadt前往柏林,担任牧师,接替了莱辛在围绕着尼古拉和门德尔松而组成的柏林启蒙学派里的位置,成为启蒙运动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 在柏林,他的理论立场发生了转变,脱离了东正教神学,反映在1772年的《Neue Apologie des Sokrates, oder Untersuchungen der lehre von den Seligkeit der Heiden》中,本书在当时被广泛讨论,出了好几版,还被翻译成好几国语言。 在这本书中,爱伯哈德不仅仅为自己的反对东正教的立场辩护,还攻击东正教的一系列教义,譬如超自然灵验概念,认为这是对人类自身努力的重要意义的否定。还攻击莱布尼茨主义者对“永恒惩罚” (der ewige Strafen)的辩护,在他看来,莱布尼茨与东正教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 这个观点使得他和莱辛之间产生了争论,被指责为误解了莱布尼茨。莱辛在《Leibniz von den ewigen Strafen》中陈述了他的观点,不仅攻击爱伯哈德对宗教教义的分析,同时也为莱布尼茨辩护。埃伯哈特在1774年的《Neue Apologie des Sokrates》的第二部分中回应了莱辛的攻击。 随后,爱伯哈德的兴趣脱离了神学,转移到了哲学上。他在这方面的最初的成果是《Allgemeine Theorie des Denkens und Empfindens》,从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门德尔松的影响,还获得了“柏林学会奖”。 在这篇文章里,爱伯哈德攻击了哲学意义上的“天赋”概念,声称在莱布尼茨的《New Essays》中充斥着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的这篇文章,爱伯哈德被请到哈雷,接替了他的老师,成为一个哲学教授。 据说他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青年施莱尔马赫有着很大的影响。 依据讲座,出版了一些有关哲学观念的著作。包括:《理性的伦理学说》(Sittenlehre der Vernunft)、《美的艺术和科学理论》(Theorie der Schoenen Kuenste und Wissenschaften) 1783 、《自然神学的理性学说》(Vernunftlehre der natuerlichen Theologie ,1787 、《哲学的普遍历史》(Allgemein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1788 、《形而上学素描——德国哲学的现状》(Kurzer Abriss der Metaphysik mit Ruecksicht auf den gegenwartigen Zustand der 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1794 以及遗著《原初基督教精神》(Der Geist des Urchristenthums,1808)。 二、法国大革命批判 尽管爱伯哈德在批判康德时候使用的是莱布尼茨的哲学,但他本人却是属于一个杂乱的通俗哲学派别,这种通俗哲学部分动摇了沃尔夫体系的完整性,部分抛弃了沃尔夫体系,并用经验物质来填充由此而出现的真空。 由此形成了生命与学院或学院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直到20世纪,这种二元对立还有不同的表现。在作为“学院”对立面的生命和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一致性。 对于纯粹理性的批判者来说,生命意味着更深的层面,比抽象要更深一些。相对于学院而言,世界可以说是对作为认识对象的视野的进一步扩展。这里涉及到的是从带有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内容的推理思想和抽象思想向一种应当有用于社会和客观世界的思想的转变。 爱伯哈德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发起了攻击,认为其中的推理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和吹毛求疵,理念对于实践知性而言已经失去了可观性,因为在实践当中注定是一无用处的。 满足精神和社会需求的有用性或手段,被提升为哲学的优先性,一方面要支持广泛意义的启蒙和教化,另一方面又要放弃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方法和纯粹的推理思想,远离系统的概念。面对沃尔夫哲学瓦解之后形成的认识论真空,通俗哲学试图用洛克的经验主义来加以填充。 但对于这种解决的方法,爱伯哈德也觉得不满意。他最终转向苏格兰的启蒙哲学(Thomas Reid),借用其共同感(Gemeinsinn)概念,来克服洛克经验主义的不足,寻找到理性主义的过渡。 通过对爱伯哈德其他著作的考察,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受到了德国思想和英国思想的双重影响,比如他的感知学说,就是对于洛克思想和莱布尼茨思想的奇怪的结合。 从洛克那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修材料品牌清单(主材、辅材、门窗等).docx VIP
- 道法人教版(2025)8上2.4.2《遵守规则》课件.pptx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气调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二级矿井维修电工(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功能性食品学 课件 第8章 益生菌及其活性代谢物.pptx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电工高级技师实操考试试卷.pdf VIP
- 初中阶段初阶词汇初级-如何记单词.docx VIP
- 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的信效度和临床应用评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