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参考》0422
(紧跟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瞄准金融改革,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政策性、区域性金融信息)
【特别关注】
两银行曝千万存款被挪案 银监会部署全国大排查
在贵州骗贷案、北京农商行巨额贷款诈骗发生后,近日某国有银行和上市城商行上海分行亦发生了企业存款被挪用的案件,经初步统计,涉案金额分别达到2000万元和2700多万元,案由皆与印鉴卡管理相关,目前相关细节警方正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
“骗贷金额巨大;资金被挪用;银行内部人员勾结、参与;案发地点均为基层网点;近期发生的案件在短时间内就显现出严重后果等。”一家银行给员工通报这两起案件时,如此形容案件的严重性。
银监会近期已召开银行紧急会议,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上述的排查行动。
数千万存款不翼而飞
由于案件影响较大,4月初,多家银行都在内部通报了两家银行案发的大致经过。不过,几乎同时发生两起类似案件,较为罕见。
熟悉该案件的银行人士透露,3月初,一家企业到前述上市城商行上海分行某分支机构开户,此后企业开始分批打进存款5000万元,但在接下来几天时间,该存款被“陌生人”陆续挪用转移。
所幸企业很快发现存款余额莫名“缩水”,3月底就开始报案,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在其他银行内部通报该案件时,挪用的资金据称“达到2750多万元”。但如果不是企业发现得较早,很可能剩余的资金将进一步被盗用。
“企业的出纳和企业主管财务的高层被警方控制了,有可能他们是想把这笔资金挪走获取其他高额回报,但不料却被人欺骗,不过这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银行的客户经理也被调查,但已被允许取保候审。”上述熟悉该案件的银行人士4月初透露。
上述人士称,为了不让资金挪用引起关注,“犯罪分子把资金分成小数额分批转走,有些给了参与其中的中介人员分账,有些则可能流向其他地方换成现金了,因此追回赃款还需要进一步动作。”
而前述国有银行上海分行的案件则较为复杂,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行发生案件的分支机构为上海长宁支行下面某分理处,企业被挪用的资金初步估计为2000万元。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这仅是保守估计,金额可能进一步上升到9000万元。
“据我了解,另外的7000万元是该行网上银行出现的问题,可能与上述2000万元案件并非同一家企业,案发性质也不同。”另一家银行人士透露。
不过较为蹊跷的是,上述熟悉案件情况的银行人士透露,“两家银行的案件中几个来源(即涉案人员)是相互交叉的,有几个人既涉及国有银行,又涉及上市城商行。”
目前犯案细节警方还在侦查中。
直指印鉴管理漏洞
数千万资金如何不翼而飞?两起案件,都指向了银行的印鉴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存款人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账户,应填制开户申请书——送交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鉴卡片,经银行审核同意后开立账户。”
一般来说,企业要按照银行要求填写印鉴卡,印鉴卡背面一般在开户申请人身份认证栏里加盖行政公章,正面预留两枚印鉴。但漏洞往往就在办理上述手续的短短时间里,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我们听了通报,大致是这位老员工与柜面人员都非常熟悉,银行容易放松警惕,比如可能把印鉴卡资料交给他看,而按道理资料是不可以移柜的。在这过程中,印鉴卡可能被掉包。”几位参与通报的银行人士描述,一旦假的印鉴卡交给了银行留底,那么犯罪分子随后就可以以假的印鉴再伪造手续,而银行则因为印鉴卡上的印鉴“假假”吻合,让其通行。
不过,这位前员工是否参与犯罪,目前还不得而知。
而在前述上市城商行的案件中,知情人士透露,银行内部初步认为是外部诈骗。
“印鉴卡的漏洞有几种可能,一种是犯罪分子和企业关系密切,可能利用与企业的熟悉关系,在企业允许由他去递交资料时更换印鉴卡;另外一种可能是企业存在‘内鬼’,一开始企业提供的印鉴卡就是假的,银行也就无从审查。”上述知晓案件的银行人士表示。
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所负的责任也不同。另一位银行高层人士分析,如果是外部联合诈骗,提供的资料一开始就是假的,银行的确防不胜防,虽然可能也有管理漏洞,责任较轻;但如果银行有“内鬼”接应,那银行责任就较大,存在明显内控失误。
全国性大排查
上述两案件被发现后,银监会4月初就已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要求银行对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结算交易展开全面排查。
“除了100万以上的结算,我们自己还制定了全面排查计划,对所有贷款也查。”一家城商行人士透露,排查要求在4月15日前完成,4月底总行还将进一步抽查,声势浩大。
另一家银行的排查重点为大额资金汇划和骗贷。其中,对公司贷款的票据业务要排查保证金是否到位,对公贷款要约见企业高层,亲自拜访;个人贷款包括房贷、车贷也要检查,防止虚假按揭;检查大额存款进出,对存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