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多杀菌素悬浮剂配方的研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多杀菌素悬浮剂配方的研制.doc

2.5%多杀菌素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摘要:通过正交优化法得到2.5%多杀菌素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多杀菌素原药 2.5%,D-425 1.83%,WP-003 6.17%,乙二醇 4.5%,硅酸镁铝 1.5%,消泡剂630 0.2%,蒸馏水补足至100%。加工工艺研究发现:使用立式砂磨机,锆珠的最佳用量(ml)是制剂体积(ml)的2.0倍,最佳研磨时间为1.5 h,得到的悬浮剂在pH值6.8~7.0条件下,(54±2)℃热贮14 d,无析水、分层现象,悬浮率 85%,倾倒性合格,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关键词:多杀菌素;配方筛选;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TQ453.506+.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088-05 AbstractThrough the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the optimal formula of 2.5% spinosad SC was obtained as 2.5% spinosad, 1.83% D-425, 6.17% WP-003, 4.5% ethanediol, 1.5% Veegum, 0.2% defoamer 630 and distilled water. 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showed that vertical sand mill could be used to produce spinosad SC, the optimized volume of zirconium bead was 2 times of the preparation,and the optimized milling time was 1.5 hou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H value as 6.8~7.0, after storing at (54±2)℃ for 14 days, the suspension percentage of the spinosad SC was over 85% with no precipit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and it had good pourabil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Key wordsSpinosad; Formula screen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水悬浮剂(SC),国外又称SE、F或FL、FF[1,2],国内俗称胶悬剂,是指水为分散介质,将农药原药、助剂经湿法超微粉碎制得的农药剂型[3]。悬浮剂是农药水基性制剂的一种重要剂型,是悬浮有微细固体粒子的水基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展着性和生物活性,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加工和使用中无粉尘飞扬,相对于其他剂型来说,其对生产和使用者以及环境都更为安全[4]。 多杀菌素又名多杀霉素( Spinosad ),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的生物源杀虫剂[5]。 多杀菌素能有效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多杀菌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肉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6,7]。多杀菌素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组合的方式进行降解,主要为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最终变成碳、氢、氧、氮等自然组分。多杀菌素降解迅速,土壤光降解半衰期为9~10 d,水光降解半衰期小于1 d,叶面光降解半衰期为1.6~16 d。另外,多杀菌素的沥滤性能非常低,合理使用不会对地下水构成威胁[8]。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昆虫天敌安全、自然分解速度快等优点,从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9]。因多杀菌素具有制备悬浮剂所要求的环境相容性好、药效高、使用安全等特点,适合加工成悬浮剂。 1材料与方法 1.1原药与助剂 90%多杀菌素:美国陶氏化学有限公司;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D-425):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WP-003: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羧酸盐高分子(DSC-2001):北京汉莫克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聚羧酸盐高分子(Well-301):威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ZY-103:北京聚升泽宇科贸有限公司;630(有机硅类消泡剂):威来惠南集团有限公司;Tanaform S和AF(有机硅类消泡剂):拓纳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秦兴市恒源化学厂;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1601#):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黄原胶:郑州凯利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硅酸镁铝:泗洪县汇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