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课程设计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酪根类型指数计算公式 资源量=生油气量X运聚系数 运聚系数=f(生烃强度,沉积速率,地温梯度,剥蚀次数,圈闭面积系数) (一)伊利石测年的基本原理 伊利石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反应动力学控制的水/岩反应,除温度之外,还受时间和水/岩比的制约。在油气侵入情况下,岩石孔隙被油气充满,伊利石化的过程停止。通过伊利石年龄分析获得伊利石年龄,就可以确定油气的侵入储层的时间 。 (二)流体包裹体测温资料确定成藏期 流体包裹体照片 (三)圈闭有效性研究 1.构造发育史 要求: 根据构造发育史图(图1-3),确定构造雏形的形成时间和定形时间 2.生、排烃期 要求: 根据所给三台子生油洼陷沈221井的生、排烃曲线,讨论生、排开始的时期,和主要生、排烃的时期(图5-6~图5-7)。 3.圈闭的有效性分析 要求: 根据生、排烃期和圈闭发育史的先后匹配关系,论述圈闭的有效性。 (Ma) (m) 图5-5 哈12井埋藏史曲线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结果 EOIL、EGAS分别为烃源岩生烃(油、气)强度;S、H分别为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与平均厚度;Or、Gr分别为产烃(油、气)率(图2—8、9);C为残余有机碳含量,%;Cf为有机碳恢复系数 图2—8 辽河断陷各类烃源岩油产率图版(据谢文彦等,2002) 图2—9 辽河断陷各类烃源岩气产率图版(据谢文彦等,2002) 图2—9 辽河断陷各类烃源岩气产率图版(据谢文彦等,2002) 图2—10 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据谢文彦等,2002) Cf=Co/Ct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生烃强度与油气排聚系数关系 花海、民乐 1.0 2.5 0.5 Ⅳ 二连、陕甘宁 1.0~5.0 2.5~5.0 0.5~1.0 Ⅲ 酒西、江汉 5.0~8.0 5.0~10.0 1.0~1.5 Ⅱ 松辽、泌阳、渤海湾 8.0 10 1.5 Ⅰ 实 例 排聚系数实测范围(%) 最大生烃强度(Mt/km2) 平均生烃强度(Mt/km2) 盆地含油气性分类 李慧芬的聚集系数分级标准及主要指标 20 3 2.0 20 / / 1 5 Ⅲ 20~50 1~3 2.0~3.0 20~50 0.2~0.3 0.02~0.05 1~3 5~10 Ⅱ 50 1 3.0~4.0 50 0.25~0.4 0.05~0.1 3 10 Ⅰ 断陷型 坳陷型 圈闭面积占凹陷面积(%) 区域性剥蚀事件(次) 地温梯度(℃/100m) 储集层占全盆地面积(%) 沉降速率(mm/y) 生烃强度(Mt/km2) 聚集系数(%) 级别 二、油气运移与成藏期研究 延10,1015.66m 含结丝网状沥青的液烃包裹体宿赋于石英颗粒加大边内侧, 单偏光:灰黄色;荧光:浅黄色,×50(第Ⅰ期) 液烃包裹体宿赋于沿切穿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的成岩期后次生微裂隙, 单偏光:淡黄色,荧光:强黄色,×50(第Ⅱ期) 石英加大边 微裂隙 第Ⅱ期 第Ⅰ期 液烃包裹体 盐水包裹体 延10,929.66m,铜佛寺组 液烃包裹体:灰褐色; 盐水包裹体:透明无色或淡褐色 H=(TH-T0)/Grad×100+H0 式中 H—成藏时所对应的古埋深,m;TH—均一温度,℃; T0—古恒温带温度,℃,大民屯为10℃; Grad—古地温梯度,℃/100m; H0—恒温带深度,一般为30m。 用均一温度计算成藏时间 图2—9 辽河断陷各类烃源岩气产率图版(据谢文彦等,2002) (Ma) (m) 图5-1 沈119井埋藏史与包裹体定年示例 (Ma) (m) 图5-2 安114井埋藏史曲线 图5-3 静25井埋藏史曲线 图5-4 新沈60井埋藏史曲线 * * * * * * * * * * * * 地球化学课程设计 孟元林 教授 Tel6503230 地科院812 ●孟元林,1961-,山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AAPG会员,纽约Linx研究中心能源咨询网的咨询专家,古地理学报编委,Petroleum Science、Acta Geologica Sinica、Geological Journey、 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沉积学报、地质论评、地质科学、古地理学报、科技导报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和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 研究方向:①沉积学与致密砂岩油气,②有机地化与页岩油气与盆地模拟,③开发地质与油藏描述,④油气藏形成。 ●发表中英文章共计106篇,SCI检索4篇,EI检索10篇。 ●负责和完成自然基金、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25项,获省部级奖5项 ●硕士招生:招收“矿普”、“地质工程”、“三矿”、“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