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井山古道古为
圣井山古道古为“求兆、祈雨”之路 2015年03月18日
圣井山古道
圣井山是妇孺皆知的名山。登临圣井山远眺,近县 市 山河和东海烟波尽收眼底。相传,许真君曾在此修炼,县志说这里“丹灶尚存,石室下有井 原名青龙泉井 ,深广尺许,水无盈涸,传为海眼”。此后,因“海眼”显圣而名“圣井”,圣井山也由此得名。
自古以来,圣井山古道多为温州一带乡民“求兆、祈雨”必经之路。有因天气干旱,古代官员携百姓来设坛“祈雨”的;更多的人或为了梦想成真,或盼着在圣井石殿做个美梦,期待着圣人给予指点。
古道一带被载入西隐寺石碑
圣井山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也去了很多次。每回去,总是坐车前往。说到由古道上圣井山,对一般人而言,还是陌生的。
马屿镇曹村西前村现年94岁的林敬永老人说起通往山中的山岭和古道,特别有感情。他十分热情地介绍,以前,位于圣井山山下的西前村里遍布青石板的条石路,这些石头路就通向山中。
林敬永老人说,他小时候,村西山边有一庵堂,名叫西隐庵,庵堂狭小破旧,仅有一名三四十岁的尼姑在庵里修行。
林敬永的家距离庵堂很近,他母亲是个善良的农妇,经常到庵里烧香拜佛,跟尼姑是好朋友。当时兵荒马乱,到晚间,尼姑不敢一人住在庵里,就来到林家住宿。到1925年,尼姑搬出,僧人入住,西隐庵改为西隐寺。当时有七八个僧人常住,香火渐渐旺盛起来,而村里古道也成为香客们的必经之路。
其实,在历史上,西隐寺曾多次更名。据现任西隐寺住持释智开法师介绍,寺院始建于明隆庆三年 1569 ,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由尼僧慧源创立,初名西隐庵。至清乾隆年间,传至天台宗第36世传人——性玉和尚住持,扩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照壁及僧舍,遂改名为西隐寺。
“当时,寺产有山林、竹园数十亩,寺周耕田数百亩,西隐寺一带的道路 现为古道 建设已初步形成规模。乾隆五十三年 1788 ,由于寺后部分竹园田地、坡界道路被当地士绅谢大峰侵占,性玉和尚不惧权势,还把士绅告上瑞安县衙。”释智开法师说,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而被记入寺院的石碑。
释智开法师一边介绍,一边把我们带到这块石碑前。他介绍,寺院前面还保留着一段古道,这段古道历史十分悠久。
我们见到现存的石碑就立于古道一旁,石碑字迹清晰,大概讲述了清代乾隆间,寺院寺产及古道一带山林被人侵占,之后,官司胜诉,古道一带山林还给西隐寺的记载。
“圣井大路”石碑为古代登山指路牌
与西隐寺寺院石碑相同,在曹村还有一块石碑,其中记载也与古道相关。不同的是,这块石碑上仅有4个字,写着“圣井大路”。
日前,我们一行人从曹村再次前往圣井山。建于清代的曹村许岙亭里正唱着温州鼓词,老人们排排齐坐,他们躬身倾听的身影与前面溪潭边几个玩耍的孩童相映成趣。
在溪潭之前,有一座石桥,石桥上刻着“迎仙桥大清道光九年”字样。从现存古迹来看,不得不说这一带历史悠久。
带领我们来到这里的瑞安黄公望研究会 筹 负责人黄荣波介绍,在“迎仙桥”一侧,有一块“圣井大路”石碑。
在黄荣波指引下,我们在许岙村找到这块石碑。“黄公望在此居住画画,往返于圣井山古道大岭与飞云江江海一带。岙口又是船泊靠岸的地方,他经常来回于山涧之中。这块‘圣井大路’石碑很可能就是古人常走过的地方。”
村民介绍,古来登山礼佛进香的善男信女,大都自许岙大道 即圣井大路古道 ,拾级上山,以前这里河道溪涧众多,船泊靠岸后,很多人在岔路迷了方向,因此,“圣井大路”这块石碑,就是路标、指路牌的意思。
那么,圣井山古道曾多么繁华?甚至要在这里设立路牌,为人指向呢?
“求兆得福”古道曾十分繁华
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三《祠祀·祠》中记载:“圣井许真君祠,旧通志:在来暮乡许峰山下,祀旌阳令许逊。”
县志中所载的许真君祠即如今的圣井山石殿,又名许公祠、许府真君殿。位于圣井山巅的山坳内,全由石料仿木构雕刻而成。
初为木质结构,南宋景定元年 1260 肇建石殿。明成化、弘治间 1465—1505 多次扩建。今存石殿系明万历至清光绪间 1573至1908 的建筑,殿占地486平方米,建筑面积229平方米。
“前后殿面阔3间,偏殿面阔6间,厢房置石床12张,供香客‘求兆’住宿。”村民所谓的“求兆”,就是夜宿石殿,睡在石床中,求得一个“好梦”。据说,这个“梦”是神仙所赐予的,格外珍贵,自古以来,到圣井山“求兆”香客就很多。
传说,明朝首辅张璁 张阁老 年少时,因慕求功名心切,特意来到圣井山“求兆”。他在石床上睡至三更天,梦见一只眼睛被恶煞挖出来,钉到门前大树上,被吓出一身冷汗,大清早匆匆溜下山。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 1521 ,张璁终于考中进士。嘉靖六年 1527 ,张璁官至华盖殿 即内阁 大学士,行丞相事。因忌挖眼之恨,率兵来剿圣井山石殿。兵至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30全球商业气象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千层面之爱”+传递全球温暖+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提炼.pdf VIP
- Midea 美的 R22W01BW11SECN扫地机器人 说明书.pdf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爱心传递:善举循环的温暖故事+课件.pptx VIP
- 年产15万吨苯酚丙酮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燃气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docx VIP
- 内黄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4版).docx VIP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寒冬里的温暖与人性光辉+课件.pptx VIP
- 不收版面费的中文期刊(小木虫).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