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学案

第二课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学案 编:高一美术组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鉴赏美术作品三个角度的分析初步了解美术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初步了解进行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鉴赏美术作品三个角度的基本特点 2、学习比较的方法。深化作品的感受提高审美体验与表达能力 三、预习学案 1、阅读课本11页,理解影视作品中的“再创造” 2、尝试从现实中去理解美术鉴赏的三个角度。 3、如何去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鉴赏。 【自学探究】 1、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是什么? 2、通过《格尔尼卡》《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理解两幅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 【合作解疑】 1、用自己的话理解美术鉴赏活动的“再创造”。 2、应该怎样运用“比较”的方法。 【精讲点拨】 美术鉴赏的三个角度 训练巩固 一、填空题: 1、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分别是 、 、 。 2、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美术家身上引起的 和 ,因而美术作品总是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有密切联系。 3、了解画家在时代生活中的 和 ,是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另一个角度。 4、从对美术作品的特征和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 是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个直观、有效的方法。 二、选择题: 1、油画《格尔尼卡》的作者是 A 凡高B伦勃朗C毕加索D陈坚 2、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的作者是中国当代画家 A 凡高B伦勃朗C毕加索D陈坚 3、中国画《文姬归汉图》的作者是 A黄胄 B张瑀C毕加索D陈坚 4、《初踏黄金路》的画种是 A油画B版画C中国画D水粉画 5、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画图的手》的画种是 A素描B石版画C中国画D水粉画 6、油画《日出 印象》的作者是 A 毕加索B伦勃朗C凡高D莫奈 【作品赏析】 1、《洪荒风雪》 构思得之于画家在青藏公路行程中的切身感受,当时他和同伴们在大戈壁滩艰难跋涉一个星期,不见人烟,突然,远处传来驼铃声,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个意外惊喜令人永生难忘,从而有了画作的基调。本幅以仰视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构图饱满,色彩丰厚,在浑莽的视觉中蕴含着一种张力和戏剧效果,整幅传达出一种渺然壮观的格调,皆为画家植根于青海柴达木盆地早年经历的大漠情节所致。人物以彩墨速写,用笔恣肆、奔放,有强烈的民俗特征,在风雪中弹琴唱歌,呈现出激昂乐观的精神状态,骆驼亦为画面主角,其皮毛的质感刻画细腻,棕色的浑厚身躯成为白色酷寒中的一道风景线,此幅和1955年的同题材作品是黄冑骆驼题材的缘起,后来骆驼屡屡出现在他笔下,成为一种坚忍力量的象征。 2、《文姬归汉图》 蔡文姬为汉代蔡邕之女,汉末战乱中被掳至匈奴,居十二年。后曹操念其父无后,以金璧相赎归汉。《胡笳十八拍》相传为她所作。张瑀此画整幅取势,略去背景,用飞扬的线条极有韵致地画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上,一队迎风行进的人马。画面气势开合起伏,高低错落,以实景和虚景相构和的方式展现主题。人马是直观的、实在的,风沙是联想的、虚幻的。通过实在之物的品味,展开广大的联想空间,是中国画构图的奥妙所在。画面的动感很强,细看的地方很多,人物的衣着、动态、表情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 3、油画《格尔尼卡》 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4、《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画家倾注十年心血,以此鸿幅巨制真实再现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军国主义向我国军民投降的场面。整个画作凝重庄严,气贯长虹,仿佛是铭刻在历史之墙上的一面浮雕,无可辩驳的向世人展示着那段历史中的正义和罪恶。原画尺寸?高2.2米、宽6米? 2004年12月该作荣获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金奖,2005年7月开始在北京卢沟桥中国抗战纪念馆展出 5、文森特·梵·高 荷兰画家梵高,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