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武隆至水江段B5合同段(左线:ZK17+657.432~ZK20+869.370,右线:K17+650.693~k20+845.930)施工设计图。
1.1.2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武隆至水江高速公路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1.1.3国家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1.1.4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1.5我单位可调及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料。
1.2编制原则
1.2.1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2.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按施工组织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成本降低率。
1.2.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对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防水板铺设、二次衬砌等关键工序的方案进行比选,在技术可行在前提下选用最优方案。
1.2.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合同要求的工期,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合同工期。
1.2.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调配专业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1.2.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与绿化。工程完工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或复耕。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简介
2.1.1工程概述
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武隆至水江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宁波至樟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二环八射”主骨架公路网中重要的射线之一。我们承建的是武隆至水江段B5合同段,路线跨越马溪河、穿越峨岭,路线全长3.195公里。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附注		路基土石方	清除与掘除	m2	500				开挖土石方	m3	1000				利用土石混填	m3	200				清除危石	m3	1010				挡土墙	C15片石砼	m3	500 C20片石砼	m3	200				弃土场石坝	m	620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520			桥涵工程	马溪河大桥	米/座	367.46	左幅 365.57	右幅		隧道工程	大湾隧道	米/座	2815.14	左幅 2820	右幅		2.1.2工程地质
2.1.2.1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跨越马溪河、穿峨岭,马溪河大桥桥位区地形陡峭,总体呈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呈一“V”型地形,武隆岸自然坡度380~500,水江岸自然坡度250~350,相对高差103m,地势起伏大。场地属褶皱抬升剥蚀中山地貌。植被较好,主要为乔木与灌木林,大湾隧道进洞口段位于马溪河西岸地形坡角30~600,该段土层厚约2~6m,为崩坡积碎块石土。土层现状稳定。出口位于猫儿沟东岸的斜坡上,地面纵坡坡角约36~600,上覆土体为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土,厚约8~32m。地面植被较好。
2.1.2.2地层岩性
马溪河大桥桥位区大部被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土(Qc+dl)覆盖,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lx)的页岩。
大湾隧道穿过地段主要的地层为:第四系(Qt)土层及志留系(S)、奥陶系(O)及寒武系(∈)的海相沉积地层。
2.1.2.3地质构造
马溪河大桥桥位区地质构造位处北东向羊角背斜之南冀,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为:970∠310,节理裂隙较发育。
大湾隧道穿越老场正断层及羊角背斜。
2.1.2.4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地表径流丰富,为地下水主要来源,地下的富集为隧道施工带来不安因素。极易发生涌水、在断层破碎地段可能发生涌泥。
2.1.2.5不良地质现象
桥位区未发现断层、泥石流、大型滑坡、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
隧址区无滑坡、泥石流,岩溶不发育,但存在如下不良地质问题: 
(1)隧道进口位于马溪河左岸斜坡上,坡上覆盖崩坡积碎块石土,厚约3-6m坡角约30-600,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强风化带较厚,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洞口大开挖易引起岩土顺层滑塌,对进口的稳定不利。
(2)老场正断层从线路ZK18+424~ZK18+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臂电桥2014导论.ppt
- 石景山区2016年初三一模物理及(完美编辑)试题.doc
- 石墨烯行业深度试题.doc
- 石墨烯基界面导热的现状试题.doc
- 石墨烯拉曼测试试题.doc
- 双积分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导论.ppt
- 石墨烯理论(下)试题.doc
- 石墨烯制备方法总结-高勇试题.doc
- 石墨烯中的测试技术试题.doc
- 石英电热管试题.doc
- 浙江国企招聘-2026年兰溪市市属国企(交投集团)下半年公开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docx
- 2026年材料员考试题库含答案(新).docx
- 2026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管理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6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2026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考试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b卷).docx
- 2026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考试题库300道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6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考试题库300道(巩固).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6春)》章节测试题最新.docx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之人力资源类考试题库300道及参考答案ab卷.docx
- 2026年知识百科竞赛考试题库80道及答案【全国通用】.docx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